第165章 驴唇竟然对上马嘴
四妃中,崔贤妃家世最好,五望七姓人家,可惜呀,崔家太狂妄,把皇家人得罪了。当年父皇指婚给自己时,崔家不愿意,说什么,崔氏百年氏族,不与血统有异的家庭通婚。这番话一出,宗族老人都生气,父皇生了大气,下了重旨,非要崔氏女入宫,不入就死。幸亏崔氏势利,她不想死,想嫁皇子,说服了父母,这事勉强成了。
前吴王妃林氏不贤,吴王后院妻妾都受影响。林氏过世后,崔氏才生孩子,那时年龄偏大,生的孩子体弱多病,很不成器。她自己也因此元气大伤,人又老又丑,给个贤妃的名头就很好了,当皇后有损国家形象。
忽然想起在青衣君祠见到的王元娘,那风华绝代,从容自信的神态,要是当皇后,肯定最合适。随后又摇头笑笑,胡思乱想啊,一个和离的妇人,出身普通,年龄也不小了,能不能生都说不好。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当中宫皇后呢?
过完年三月开选,这次选了十四位入宫,年轻是年轻,长相嘛,有艳有俗还有丑。原来帝王也不是能随心所欲选人,要考虑各世家重臣的面子,要搞好平衡。你想让臣子们为国拼命,不得顺人家意思,选人家姑娘进宫,还得给个合适的名分。
比如尉迟家的老姑娘,身高七尺,壮如男子,一身好武艺,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就报名要入宫。尉迟老将军找皇帝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又指天顿地表忠心,皇帝只能捏着鼻子收入后宫了,还得给个九嫔之中充华的名分,让住进安仁殿。
最漂亮的是户部尚书柴家的三孙女柴秀,年方二九,面容娇嫩,盘靓条顺,直接封了婕妤。住了昭庆殿。皇帝爱美,一天跑两趟去看,把其他人嫉妒够呛。
四月初,王相收到洛阳女儿女婿的喜讯,王雪生了龙凤胎,大人孩子都安好。袁夫人让人送去许多东西,当大嫂的广平公主和二嫂林氏还亲自去了一趟,以示亲厚重视。远在青州的何氏夫妇托人送去贺礼,与王雪交好的小姑王善惜来不了,又要生三胎了。
进了五月,王相正准备安排过端午事宜呢。忽然有人来报,马太监病重,想见见王相。王善先这些年与马太监处得很好,要是王家有个什么事,马太监跑前跑后,跟亲哥哥似的。他一听马哥身体不好,赶紧去瞧。
一看马太监就吃了一惊,不过两个月未见,人就瘦脱了形。屋里站着一个人,身高七尺,身形适中,穿着低调。细一打量,竟然是新帝身边的大总管马忠。
马太监道:“王兄弟,老哥这次是够呛了。叫你来有事交待,望你能成全成全。”
王相点头:“马哥多心了,有病咱就好好治,不至于说这丧气话。马哥有事就说吧,只要兄弟能做,肯定不推辞。”
马太监道:“马忠是哥哥的干儿子,是个可怜孩子,混到御前也到顶了。除了他,还有四个干儿子,今儿没来。马忠五兄弟年龄相仿,是哥从一刀匠那里选进来的同一批,在宫里不容易,知道抱团,都是懂事的孩子。王老弟,都说伴君如伴虎,你们应该互帮互助。”
王相看了一眼马总管,马忠对王相叉手行礼,称呼一声。王相也回一礼,道声马总管。两人相对点头,马太监面露微笑,彼此心照不宣。
马太监又道:“咱的家产就剩这些了,这宅子留给我姐姐吧,姐夫没了,她家住得拥挤,让她用来养老。衣柜的给王一和家那孩子。那些珠宝物件,王老弟帮着卖掉,换成钱先拿着,看马哥这些干儿子或姐家孩子有困难了,拿去接济一下。要是不够,老弟家大业大,能帮扶就帮扶一下。”
王相点点头:“放心,马哥,都依你。只是你那些东西先不卖,兄弟给你存着,合适机会给你家人做纪念。他们有困难了只管来找兄弟,兄弟现在不差钱。”
马太监叹口气:“王老弟是个仁义之人,哥哥谢谢你。王一和的大儿子是老哥认的儿子,他是有根的孩子,又很懂事,准备让他给咱摔盆打幡。”
王相知道都城的寒月堂是神医谷名下开的,请来女婿的两位师兄,给马太监看诊。两个人诊完脉,安慰病人几句,只说再养养,过了这次大劫,以后或许能长寿呢。大师兄本草用眼光示意王相,得避着病人,咱们到外边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