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后天誉旭日

第十七章(第2页)

 文英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他们学历相当,又彼此深爱对方,应该能走在一起吧。不过也难说,以后几年还有很多变化,他们又分隔两地,怕会有其他的变数。而且还要面对家人的反对,九爹不死还好,死了就像一根刺在皮肤里,没碰到还好,一碰到便会有切肤之痛。”停顿一下后文英接着说:“我觉得邓老师很有才华,一位农村妇女喝农药自杀都能说出长篇大论来!青芸也很不错,和她由小玩到大,她聪明上进,不像我得过且过。”

 火生在车后说:“姐,你怎么能把自己说得这么不堪呢?在我眼里,姐也是铜锣村数一数二的了。你聪明漂亮不逊于青芸姐,读书的时候青芸是班长,你是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和青芸姐不相上下。只是家穷让你早早辍学了。妈说起这件事还经常叹息,说是父母亏欠你了!”

 回到家里,德婶笑容满面的走到院门外迎接文英说:“回来了?我在煮粽叶,提前包粽子。你喜欢吃妈包的粽子,这次提前包,让你吃个够!”

 文英听说提前包粽子,欢欣得像只初学飞翔的小燕子,把自行车让给火生推,直奔厨房。德婶摇摇头说:“毕竟年纪还小,心里不装事。你就快快乐乐过几年舒心日子吧,以后嫁人就没有在家里那么放松了。”说完突然想起下午三禾村的媒婆张桂英来提亲的事,她在犹豫该不该对文英说,在她的内心里好像一说出来就会失去女儿,她还舍不得,养大一个女儿不容易!可理智又告诉她如果遇到合适的就应该让她去,不能因为舍不得而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

 她关上院门,跟着走进了厨房。文英正在烧火煮粽叶。德婶略为踌躇了一下说:“文英,下午媒婆张桂英来了一趟,向我提亲。”

 文英用火钳夹灶堂里多余的火炭出来,埋在火笼里递给德婶说:“你就那么急嫁女吗?女儿不想嫁,女儿想多陪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