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后天誉旭日

第九章

 邓启先的到来,让原本寂静冷清的泥砖瓦房忽然热闹起来。见过秀梅妈后,开始忙着装热水器。屋里的秀梅妈一个劲地夸他有心,要走这么远的路来装热水器,真是过意不去。

 邓启先边装热水器边大声回答说:“不麻烦,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出城兜一圈也满不错的。”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的,让冷清的老屋增添了几分人气。秀梅妈总是不厌其详地询问邓启先在外贸局的生活起居,小到每餐吃什么都一一问到,虽然这些以前来的时候早就问过,还是百问不厌。邓启先也没有嫌啰嗦,很耐心的一一回答。小学的时候父母就抛下他兄弟俩,这么多年都是独自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一切,有个人唠叨自己,让邓启先分外感动,感到了家的温暖,这也是一直以来在秀梅家给他的感受。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这个家添砖加瓦,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陈叔出去还没回来,邓启先装好热水器一面陪秀梅妈唠家常,一面往门外打望,心里嘀咕等陈叔回到就告辞回城。

 风大了,才四点钟,天色已经暗下来。看来要下雨了,秀梅妈嘴上唠叨着。邓启先心里一沉,皱着眉走出天井,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从远处的山顶飘过来。真要下雨那就麻烦了,从秀梅家到宝圩镇有一段泥路,经过雨水的浸泡一定是湿滑泥泞,有些坡道经过拖拉机打滑,路面像被犁过一样,一片狼藉。

 山区多雨,天气如猴子的脸说变就变。邓启先还在发愁,淅淅沥沥的雨水声从屋檐上传来,真下雨了!一开始是零星几点,渐渐的越来越密,像是有谁在瓦脊上撒黄豆,一片沙沙声。

 邓启先退回屋厅,坐看雨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从屋檐上落下。很久没在农村赏雨了,竟别有一番悠闲恬淡的趣味。“轰隆隆”春雷炸响,接二连三,如滚滚大球从头顶碾过。看雨势,一时半刻停不下来。既然天公不作美,那就静下心来赏雨吧。

 春雨还在下着,邓启先的思绪飘回到了在铜锣村教小学的时候。一年级有篇课文是《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课文活泼欢快,带着童稚天真的心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柳树、桃花、燕子、青蛙,清新自然,仿佛贴着大地吮吸泥土的芬芳。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贴近生活的才是鲜活有生命力的文字。

 现在回忆起当年在铜锣村的教书生涯,那真是有理想信仰的,欲求不多,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但精神很富足。学生们戴着红领巾,朝气蓬勃,如早上初升的太阳。他们唱着刘惠芳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响亮悦耳,至今难忘。纯朴诚挚的年代,令人怀念。回忆让邓启先嘴角泛着笑意,轻轻哼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门外人影晃动,把邓启先的思绪拉了回来。陈叔正赤着膊拧被雨水淋湿的衣服,门闩上挂着一条用竹篾穿过鱼鳃的大鲩鱼。长长的鱼身悬在空中兀自猛烈摇摆,好一条生猛的大鲩鱼。邓启先暗自称赞。

 “陈叔,立在风里,小心着凉了。”邓启先一边提醒,一边忙上前拿鲩鱼。雨势没有减弱,他已经决定在秀梅家过夜。

 陈叔转过身,笑呵呵的说:“雨真大,出门时还好好的,转眼就下雨了。”

 “你快去换衣服,鱼由我处理就行了。”邓启先提着鱼,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说:“鱼挺沉的,应该有八九斤吧。”

 陈叔笑嘻嘻地说:“不止,上次秀兰生小孩,秀梅带去的那条都有八九斤了,现在又养了一年,应该过十斤不止。”

 邓启先提着鱼,咋舌道:“这么大的鱼,怎么吃得完?”

 “劏了,今晚用药材蒸一部分吃,剩下的就煎好,让你带出去,煲饭的时候放电饭煲里蒸,饭熟就得食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