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页)
火没烧好,脸却弄脏了。邓启先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来石砰村一天一夜了,第一次见他笑得这么肆意。茵茵还蒙在鼓里,不明所以。看到他哈哈傻笑不止,茵茵条件反射式的自我检查,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不解的问他笑什么?
邓启先兀自止不住笑,指指她的脸,让她去照镜子。
茵茵出到院子,就着水缸照,才发现端倪。脸也顾不得洗,跑进厨房,照着邓启先的脸就是一阵乱擦,边擦边说:“我叫你笑,看谁比谁黑。”擦完又是一阵嘻笑。
小主,
想不到茵茵会来这一出,邓启先只能招架。等看到茵茵的大花脸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茵茵看到自己的杰作,也是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一时厨房笑声大作。惹得屋厅传来一阵咳嗽声。忙收敛住笑,互相指着对方,奔到院子里用自来水洗脸。
邓启先看到茵茵笨手笨脚的,忍不住帮她洗。边洗边笑她连烧火都不
会。茵茵也不甘示弱,笑他第一次去
吃西餐的洋相百出。
晚餐很丰盛,都是茵茵平时喜欢吃
的菜。昨天比较仓促,晚饭很简单,今晚算是补偿。看着满桌的菜,茵茵啧啧感叹道:“小邓,今晚这么多菜怎么吃得完!”
“吃不完,明天可以吃啊。”
“饭菜都是吃新鲜的好,隔夜菜对身体不好!”
“没问题,从小到大不是这样吃的吗?不照样身体健康?”邓启先有点不以为然。
吃完饭,茵茵坚持要把剩菜倒掉。陈叔觉得可惜,认为茵茵浪费。让她把菜留下,明白他热了再吃。见陈叔开口,茵茵也不好再坚持。邓启先才发现,原来茵茵是认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到城里人和农村生活观念的区别。他想起了到李东健家吃饭,菜的份量也很少。在农村,若是这样会被认为是怠慢客人。七十年代还吃不饱,分田到户后才慢慢解决口粮的问题,餐桌上还很单调,九十年代肉菜才开始常见,饿怕了的村民开始形成大碗吃饭大盆装菜就是幸福的生活观念,而城里人已经追求吃得精致了!
对于茵茵的浪费,陈叔很是看不惯,趁她去洗澡的时候对邓启先说:“我们是农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在黄泥地里打滚。现在你虽然读书出来,上了岸,但不能忘掉自己的根。所谓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不适合我们的,千万不要高攀。”
陈叔的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到现在才发现,最适合的还是秀梅。大家出身农村,知根知底,很多事情不用说出来,自然就能心领神会。关键是生活观念相同,彼此能融合得很好。以前和茵茵拍拖的时候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没有真正的走进对方的生活,以为未来就是在绿草如茵,环境幽雅的地方过一辈子。离现实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心念及此,邓启先决定好好跟茵茵聊聊,希望能改变她的想法,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茵茵洗完澡,在屋厅用毛巾擦头发。邓启先坐过去,看着她笑。
“今晚还没笑够吗?”茵茵边擦头发边疑惑地看着他。
邓启先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说:“吃剩的菜不必立刻倒掉,热了还能吃。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浪费食物,要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作了那么多铺垫,原来是为了这件事。真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我知道浪费食物不好,所以每餐就不必做那么多菜,刚刚吃完就好。来你家第一晚我就很奇怪,怎么菜盘都是大盆子,那么大的一个菜盆该是多少人的份量啊!”
“呵呵,农村嘛,干活辛苦,吃得就比较多。”邓启先辩解道。
“吃得多也不必那么大的盆子吧?你可以定量啊,这样就不浪费了。我们的差别只不过是方式的不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不浪费粮食。”
“啊啊……本来是想说服她,反倒被她说服!”邓启先心里嘀咕。关键是茵茵说的也有道理,无可辩驳。
生活有时很巧合,说曹操,曹操就到。刚想到邱东健,他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嘿,老邓,有什么节目?”邱东健兴冲冲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