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少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又重聚一起,开开心心的有讲有笑,家的温暖让少华疲惫顿消。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身心就开始放松,连气温都是那么舒服,是打小就习惯了的。
姚老爸早已买好菜,是少华最爱吃的苦瓜炒牛肉。少东正在给花浇水,动作娴熟优雅,不徐不疾,体制内的安稳已经在少东身上体现出来,不像少华风风火火的。人越发稳重,做事慢条斯理,老师的气质慢慢也有了。
少华走近围墙,金灿灿的菊花点缀在绿叶间,肥厚的叶子,粗壮的根茎无不彰显出菊花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刚淋过水的绿叶,更加的精神,花也像人,能在枝叶间体现出它的精气神来。可能菊花也感受到了这一家子的欢乐,替他们开心呢。
“家里的花照料得很好,经常回家吧?”少华把玩手中的绿味,问少东。
“周末就回来。”少东饶有兴味地浇着花道。
“这就好……”少华环视一圈院子,干净整洁,水缸里的水已满,汨汨流出,灶膛里的火苗扑闪跳动,平淡而温馨,充满烟火气的农村家庭生活。幸亏当年姚老爸要留一个儿子在家乡工作,才能有这般生活气息的家。少华不禁佩服姚老爸的预见,有少东在家里照顾两老,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姚老爸一生奔波劳碌,就是盼望儿子有出息,现在儿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总算满足了心愿。他很高兴,两个儿子都回家了,准备开开心过大年。少华和建萍的恋情很快就要开花结果,完成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喜上加喜。看着这个充满希望的家,姚老爸从没这么畅快过。他喜滋滋地在厨房里帮忙烧火,姚老妈炒菜,俩老边忙活边商量少华提亲的事情,红彤彤的火焰映红了姚老爸的脸,如盛开的山杜鹃,灿烂热烈,充满向往。
很久没吃姚老妈做的菜,看到满桌都是自己喜欢的,少华忍不住大快朵颐。熟悉的味道,在梦里经常回味的味道,只有游子能体会,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姚老妈怜爱地看着儿子,说:“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
少华鼓着腮帮应道:“嗯嗯……还是家里做的菜香。”
姚老妈笑了,说:“好吃就多吃点,在外不比在家里,可以吃到合意的菜。”
少东却不以为然,说:“在粤州,什么都有得吃。”
姚老妈和姚老爸相视而笑,儿子能吃得香,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少华大快朵颐,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才慢条斯理地说:“老弟,你经常回家不觉得,我是真的怀念老妈做的菜了,这是家的味道。”
“呵呵,儿子,你终于长大了。一个男人,无论走到多远,家永远是他的牵挂。我十几岁出去流浪,那时没有家的概念,到我成家了,就离不开家了。你也很快要成亲,成熟了,长大了,要有家庭责任。”姚老爸很开心,又提到了少华的婚事。
少东没在外面漂泊过,对姚老爸说的话感受不深,只是对少华的婚事感兴趣。
“哥,娶到青梅竹马的女孩做老婆是什么感受?会不会没有新鲜感?”
想不到少东会问这样的问题,姚老妈责骂道:“你这孩子,真不懂事,结婚就是情投意合,什么新不新鲜的!”
“我和你妈,没拍过拖,通过相亲认识,不是照样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成家立室,就要负起责任。”姚老爸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比起感情,家庭责任更重要。
少华是主角,对于婚姻,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担起家庭的责任,能不能给到建萍想要的幸福。毕竟建立家庭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家庭付出。姚老爸和姚老妈为家庭的操劳,他是由小看到大的,真的很不容易。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只要和建萍勤勤恳恳地工作,总不会太差吧。
知子莫若父,少东和少华两兄弟,姚老爸最清楚。少东从小稳重,听话,最让人放心。少华就不同,由细到大都比较活跃,不墨守成规,甚至感情用事。高一的时候就因感情问题打架,被学校开除,幸亏他后来懂事,在二中也能考上重点大学。少东的话提醒了姚老爸,要教育少华,别贪新厌旧。
姚老爸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他也忽略了少华的成长。长大了,也经历过一些事,人慢慢变稳重。虽然偶尔会放飞一下,会想到向岚,但从来没有做过越轨的事。
和建萍相处,因为太熟悉的原因,确实没有少东所说的新鲜感。相处久了,慢慢发现她的可爱,可亲,两人待在一起很放松,很舒服,对她产生了依赖感,便更离不开她了。少华的这种感情体验,不会对少东说,即使说了他也不会明。忽然想到,好像没听过少东拍拖,一直都是乖乖仔形象,不会是连女朋友的手都没拖过吧?出于关心和好奇,少华问少东:“工作了,有喜欢的对象没有?”
少东嘻嘻笑,夹了一个豆炸放到嘴里嚼,就是不开口。姚老妈急了,读书的时候不拍拖情有可原,现在工作了还这样不起一点水花,怎么行?
“有钟意的女仔吗?”姚老妈忍不住追问。
少东沉思了一会,郑重其事地说:“暂时还不能确定。”
“你什么意思啊,到底有还是没有?”少华也不耐烦了。在他看来,拍拖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扭扭捏捏。
“嗯……有个女老师比较聊得来,平时出去吃饭,我们也坐在一起,同事经常拿我们俩开玩笑。”
“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你大还是她大?”姚老妈立刻来了兴致,一下子问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