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共享农场的模式闭环(第3页)

 这需要赵怀安不断去强化,去推进这一人间理想。 

 他说到农场内部的商业模式,那也是信手拈来,前世积攒的白手起家经验,再加上他所处的生活圈子,能够链接的资源,人脉,信息,注定也是跟寻常人不同。 

 这第一个就是高附加值农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有机,绿色,特色种植:瞄准中高端市场,建立自有品牌。 

 生态养殖:跑山鸡,生态猪,蜜蜂,同样要以生态,健康为切入点,聚焦食品安全。 

 农产品加工:制作辣酱,果酱,腊肉。 

 销售渠道:以本地为核心,对接周围的生鲜超市,农夫市集,线上电商,企业福利采购。 

 第二个,就是体验式农业与教育。 

 农场体验/亲子活动。 

 食农教育/工作坊 学校/机构合作。 

 第三个,就是场地租赁与活动承办。 

 活动场地出租:婚礼,生日派对,公司团建,小型音乐会,瑜伽静修营地 

 共享空间/工作室 

 第四个,就是政府补贴,基金会资助和社会捐赠。 

 “上面这四个,是基础的商业模型,后面跑通了之后,还可以扩展。”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那就是利益分配机制。” 

 赵怀安道:“建立透明、公平、可预期的分配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农场人员凝聚力还有可持续发展。” 

 “在刨除所有刚性运营成本,比如说地租,水电,种子饲料后,要拿出40%-60%按照公分制,分给农场的建设者。” 

 “20%-30%作为农场未来的发展基金。” 

 “另外设立个人发展基金,在农场人员完成过渡,准备离开农场时,一次性发放,作为其重新融入社会的启动资金。” 

 “另外的10%用来回馈社会,做一些公益,来提升农场的知名度。” 

 说完农场的核心理念,服务人群,商业模型,分配机制后。 

 赵怀安举起酒杯,敬向桌上的三个人,说道:“想要实现这个人间理想,还是需要在坐各位的共同参与和建设。” 

 “他需要强有力的,有情怀也有商业头脑的创始团队。” 

 “从宏观格局上看,晓琴那样的煮饭的,肯定没有你阿杰重要,因为我农场想要分配利润,首先得有产出,所以后面她要是再来骚扰你,你直接给我说,我处理她。” 

 “农场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清晰的规则和文化,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准入条件,劳动,生活,安全,奖惩,分配,还有积极互助的社区文化,都必须规定在书面上确认下来,绝对朝令夕改。” 

 “还有就是专业化的运营,农业生产,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活动策划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不能仅靠热情。” 

 “再一个就是品牌股市与营销,必须要有一个人,来讲好农场的社会使命以及参与者的故事。” 

 “这个是吸引消费者、会员、捐赠者、志愿者的关键,必须要透明化运营,这样可以增强信任。” 

 赵怀安知道,如果分配制度不公平,不透明,那么过不了多久,这个社会机构,也会像一般的慈善机构一样。 

 出现严重的贪腐现象。 

 到时候农场就会成为一条更强大的恶龙。 

 那么到时候,他花费心力,资源,人脉,资金,进行各种整合,来干这件事,就没有任何意义! 

 说完农场三大块内容。 

 他举起手中的酒杯,苦笑道:“我知道,今晚说的可能有点多了,不过赵某这一路走来,实在如履薄冰。” 

 “就让这万民的遗憾,成为我赵怀安的遗憾吧。” 

 酒过三巡,拜别几人。 

 赵怀安与颖欣坐在窗前的茶桌前,窗外云卷风急,转眼间天空便电闪雷鸣。 

 他端起青白花的建盏,抿了口茶水。 

 想起前世的一首古风歌曲。 

 “入得此门不回首,无需宣之于口,我对案,再拜那,风雨瓢泼的残陋。” 

 “再聚首~” 

 他扭头看向伴在左右的颖欣,心里很是安慰,在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看人下菜碟。 

 只有颖欣,不论高峰低谷,都一直默默在自己身边。 

 “明天,你联系一些唱片公司,把阿杰那首《稻香》发行出去。” 

 “必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