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每人分红一百万,分车!分房!
月末。
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安欣农场的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谷的清香。
这座位于城市远郊、占地广阔的农场,与其说是一个农业基地,不如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型社会。
今天是农场季度分红的日子,但与往常不同,一种隐秘的、压不住的兴奋感在空气中流淌。人们互相打着招呼,眼神交换间都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期待。
农场内部孵化的安欣卫视,在开启付费模式后,赚了个盆满钵满。
更是在卖给各大卫视短剧剧本后,狂揽二十个亿。
农场中央的广场上,已经临时搭建起了一个主席台,醒目的横幅竖立其后。
台下,乌泱泱地坐满了人。有最初跟着赵怀安从金融街落魄时出来的老兄弟,有后来在各个领域被赵怀安从泥潭里拉起来的行业精英,更有大量只是单纯在这里找到一份安定工作、一个温暖港湾的普通人和他们的家属。孩子们在人群间隙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
“听说这次…不一样?”一个穿着工装、刚从机械维修部过来的老师傅,小声问旁边的老伙计。
老伙计眯着眼,咂咂嘴:“何止不一样!王台长昨晚喝多了透了一句,说咱们老大这次要分红的,是能吓死人的数目!”
“能有多少?上次分红每人五万,加上新盖的宿舍楼,我已经觉得在做梦了。难不成还能翻倍?”
“翻倍?嘿,等着瞧吧你!”
人群嗡嗡的议论声,在赵怀安迈步走上主席台时,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依旧穿着简单,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袖子随意挽到小臂,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让人心安的笑容。没有前呼后拥的保镖,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他就那样站在那里,像是邻居家值得信赖的大哥。
但他一开口,那平静的话语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各位农场的家人,上午好。”赵怀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广场,清晰而沉稳,“废话不多说,今天叫大家来,就三件事。第一,发钱;第二,发房;第三,发车。”
“哗——!”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发钱大家有预期,发房?发车?这得是什么概念?
赵怀安笑着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背后的横幅拉了起来,上面写着安欣卫视上两个月的营收,数字2后面是一长串的0。
台下瞬间死寂,所有人都努力地数着那串数字的长度。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最前面眼尖的年轻人已经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二…二十亿?!!”
“轰!!!”
整个广场如同被投入一颗深水炸弹,巨大的惊呼声几乎要掀翻天空!二十亿?这是什么天文数字?卖短剧剧本?那是什么东西能赚二十亿?!很多人知道赵总最近在忙一个新项目,但谁也想不到,竟是如此恐怖的回报率!
赵怀安看着大家震惊的表情笑了笑。
重生前,短剧浪潮席卷全球,他不过是提前数年,将那些经过市场验证、绝对会爆款的剧本“创作”出来,自己拍摄,自己剪辑,然后在自己办的卫视上播放。
收视率创造历史记录后,各大卫视争相效仿,往自己这里来买版权,一个剧本八千五百万!
赚了个盆满钵满!
“没错,二十亿。”赵怀安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力量,“这笔钱,来自于我们农场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没有大家维护好这个大后方,我没有心无旁骛出去开拓的机会。所以,它属于农场每一个人!”
“经过核算,本次特殊分红,农场正式成员,每人基础分红,一百万!”
“嗷——!!!”
疯了!彻底疯了!台下的人们彻底疯狂了!一百万!对于很多曾经流浪、负债、濒临绝境来到这里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笔巨款,更是一个他们从未敢想象的数字!有人激动地跳起来,有人抱着身边的人痛哭流涕,有人狠狠掐着自己大腿怀疑是在做梦。
一个中年妇女,曾经因为丈夫重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被骗贷,走投无路时被农场收留,她颤抖着捂住脸,泪水从指缝汹涌而出:“一百万…老张的病…有救了…还能把债都还清…还能剩下好多…谢谢…谢谢老大…”她身边的人同样红着眼圈,用力拍着她的背。
赵怀安看着台下百态,眼中闪过一丝温暖。他等大家情绪稍微平复,继续道:“这是第一份礼。第二份,所有在农场工作满一年的成员家庭,根据人口,可以申请入住我们新建的‘安居小区’!永久产权,免费入住!”
刚刚平息一点的声浪再次冲天而起!房子!免费的房子!在这个房价压垮无数家庭的时代,这简直是神话!
“第三份!”赵怀安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为了大家出行方便,农场采购了一批汽车!工作满三年,或有特殊贡献的成员,可以通过工分申请,免费使用!”
钱、房、车!三重巨奖,如同三颗幸福的核弹,在农场广场上空接连引爆!狂喜、感激、难以置信的情绪如同实质的海啸,席卷了每一个人。孩子们或许不懂数字的概念,但被大人的狂喜感染,也跟着又蹦又跳。
“赵总万岁!”
“安欣农场万岁!”不知谁先喊了起来,很快汇成了整齐划一、声震四野的声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笑容。
…
就在安欣农场陷入狂欢海洋的同时。
农场之外,那个被赵怀安和农场众人下意识称为“外面”的世界,又是另一番光景。
城市的写字楼里,格子间的打小王小李,正在为这个月的kpi和不到两千的工资焦头烂额。
小王撇了眼桌子上的报纸,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评论了一句:“哟,啥农场待遇这么好啊?别是摆拍吧?”
看着报纸上头版头条的内容,他眼睛瞪得溜圆,脑子里嗡的一声。
“一…一百万?!分红?!”
他猛地抬头,看向周围同样埋头苦干、愁眉苦脸的同事,又低头看看自己电脑上那密密麻麻的报表。
一种巨大的、荒谬的不真实感狠狠冲击着他。
他颤抖着手,拿着报纸去到公司的茶水间,给正在熬夜加班的同事看了看。
“我艹!一百万分红!”
“安欣农场?是那个据说专收‘废人’的地方?”
“妈的,我一年到头加班当牛马才挣几个钱?他们这分红抵我干一辈子了?!”
“真的假的?这赵怀安是什么神仙老板?”
“我知道!他不是那个之前很火的金融天才吗?”
“兄弟们,我有个大胆的想法…现在去投奔还来得及吗?”
“同去同去!这破班一天也上不下去了!”
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角落发生着。
安欣农场百万分红的消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羡慕、嫉妒、质疑、好奇…各种情绪交织,瞬间引爆了舆论。
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裁员潮、996压榨、房价焦虑的牛马们,心态彻底崩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外面”的世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酸葡萄和无力感。
无数人开始疯狂打听加入安欣农场的方法,却发现农场采用严格的推荐和审核制,并非想进就能进。这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吸引力。
而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和“公知”也开始跳出来唱反调,质疑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是噱头,是炒作,甚至抨击赵怀安是在用金钱腐蚀劳动价值观。
但对于希望农场内部的人来说,外面的喧嚣、质疑、羡慕嫉妒恨,都像是另一个维度的噪音。
他们真切地握着手中的银行卡,看着崭新的房子和车钥匙,感受着周围人脸上同样灿烂的笑容。
分红仪式结束后,广场上开始了自发的大型庆祝活动。长条桌摆了起来,农场自产的美食美酒如同流水般端上,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赵怀安没有参与狂欢,他回到小木屋,安静的坐在茶桌前。
颖欣给他泡上一杯茶水。
过了没多久,代理农场主陈震突然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叠报纸。
“赵总,舆论已经爆了。很多负面评论,说我们…”
“说我们哗众取宠,破坏市场,对吧?”赵怀安打断他,语气淡然。
“是…还有一些机构想采访您,很多猎头在想方设法挖我们的人,虽然肯定没人会走…”
“不必理会。”赵怀安转过身,眼神深邃,“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他们还在用旧世界的规则思考。我们不是在发钱,我们是在证明,一种新的可能性。”
“一种是不是不依靠供需,而是共享共建的可能性。”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新的项目计划书。
“我要把剩下的十个亿,好好用出去。”
“下一步,就是教育资源再投入,我们的孩子,应该享受到比外面最好的学校还要好的教育。”
“是,赵总!”陈震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恭敬地接过计划书。
……
另一边。
省台台长看到安欣农场,每人分红一百万,甚至是分房车的报纸。
心里都有些震颤。
王台长心里震惊道:“这个安欣农场什么情况?人均分红一百万?比我20年的工资还多?”
“还根据公分制度,分房车?”
“这个赵怀安究竟是什么来路?怎么这小子说话做事这么老到?”
“思维这么超前?”
看着自己收视率第一的位置不保,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轻人,这么喜欢炫耀是会出问题的。”
王台长心里暗戳戳的,找了几个报社的朋友,开始在上面添油加醋,说他一个农场违规开设卫视。
以慈善的性质,从事经营式的活动。
这里面的账目那些,明显是有猫腻,说不准在暗戳戳的洗钱也说不准。
一个农场每个人分红一百万?
难道真的是做慈善?他能有那个大胸怀?还不是借着做慈善的名字,为自己敛财?
这时候,一个报社的主编,担忧道:“老王,你这么写,万一他赵怀安没有问题,你岂不是就成了诽谤了?”
“管他什么诽谤不诽谤的,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只要你把所有的东西都举报一遍。”
“相关部门肯定会去查他,到时候多多少少都能查出一些东西。”
“我告诉您,小杜,这个世界的公司,有至少百分之90,都是经不起查的,一查肯定有问题!”
王台长抽了口烟,说道:“你也不想想,想赚钱想发大财,想开公司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偏偏是那些人赚到钱了?”
“为什么就偏偏是那些人大富大贵了?”
“财富的背后,不是肮脏,就是沧桑啊,但是沧桑又有几个人是真正扛得住的呢?没有,根本没有。”
“没有人,或者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沧桑,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心急的。”
这时候报社的主编又问:“那您就不怕他查到您?”
“他能在一个农场里面开卫视,那背后的关系,肯定是通天的啊,你就不怕他到时候报复?”
“呵?报复?”王台长抽了口烟,“他才多少岁啊,也就二十多出头,我吃过的盐巴比他多得多。”
“他才经历过多少事?敢这么高调?真的是活得不耐烦了!”
“你就给我写,如果你怕担责任,你可以去那种花边新闻上写嘛,不要写的斩钉截铁,就说听到消息传言不就行了,咱们要做的,是给他找一大堆麻烦。”
“到时候他就没有心思去做自己的事了,安欣卫视也就搞不下去了,那到时候我还是收视第一。”
说完,他塞了一个鼓鼓的信封给杜主编,笑道:“到时候有了好处,肯定分你不少。”
三天后。
有关赵怀安的花边新闻传的满天飞,都说他在搞假慈善,是在趁机往自己的腰包里面搞钱!
各种舆论声四起,把安欣农场推上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