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跨时空采购风暴

当第一缕晨光刺穿薄雾,逸一推开商场沉重的玻璃门,清冷的空气裹挟着塑胶与金属的气息扑面而来。李世民下意识地眯起眼,瞳孔在骤然的明亮中收缩——这不是他熟悉的、弥漫着檀香与墨味的宫殿,而是一片由规整的钢铁与玻璃构筑的奇异丛林。冰冷的光线从高耸的天花板倾泻而下,照亮了无边无际的货架,上面堆叠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物品,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仿佛诸神遗落的宝藏仓库。

 

魏征手中的象牙笏板“哐当”一声掉落在光洁如镜的地砖上,清脆的回音在空旷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浑然不觉,目光被牢牢吸附在右侧整面墙高的货架上。那里,成千上万的种子袋如同巨大的彩色积木,从地面一直垒砌至穹顶,形成了一道由丰收幻象构成的壁垒。马铃薯憨厚的块茎图标在包装上鼓胀,金黄色的玉米粒图案仿佛在晨曦中流淌着蜜糖的光泽,饱满的红薯轮廓洋溢着泥土的生机。空气里,隐约浮动着一股干燥谷物和油墨混合的、属于未来的丰饶气息。

 

“陛下,快看!”长孙无忌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疾步上前,手指抚过一袋印着“高产红薯·亩产万斤潜力”字样的麻袋,粗糙的纤维摩擦着指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袋中沉睡着无数亟待破土的生命。“此物名曰红薯……逸姑娘曾言,若水土相宜,勤加伺弄,一亩之地,可哺数十口之家!”他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那是对饥饿记忆的恐惧被巨大希望冲刷后的激动。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震撼。他大步上前,双手用力抓起一袋沉甸甸的土豆种子。麻袋在他有力的臂弯里发出窸窣的轻响,那重量感如此真实,如此令人心安。他掂了掂,感受着这份来自异世、却关乎大唐千万子民肚腹的承诺。“天佑大唐!”他低沉的声音在空旷的商场里回荡,带着帝王的决断,“凡此高产之种,各取十袋!魏卿,记下!”

 

另一边,郑和的目光已被对讲机区域幽幽的蓝光吸引。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冷冽而神秘的光泽。他拿起一个黑色、线条流畅的对讲机,触手是微凉的工程塑料质感,轻巧得不可思议。旁边,配套的太阳能板如同深蓝色的镜面。他几乎是本能地,将一块太阳能板对准了从巨大落地窗涌入的、金红色的朝阳。瞬间,板面上一个微小的绿色指示灯无声地亮起,稳定地散发着生命般的光晕。

 

“神物!此真乃沟通天地之神物!”郑和失声惊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变调。他眼前仿佛浮现出辽阔无垠的海面,宝船舰队如巨鲸般劈波斩浪。风高浪急,旗舰的号令被呼啸的狂风撕碎,后队的船只见不到旗语,听不清螺号,陷入迷途的恐慌……而此刻,掌中这小小的黑色匣子,却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清晰的指令瞬间穿透风暴,抵达每一艘船的角落。“若当年七下西洋,船队有此神物相系,何惧万里波涛阻隔消息?何愁船队离散、迷失星斗?”他紧紧攥着对讲机,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是航海家对终极沟通的渴望被点燃的火焰。

 

就在这充满惊叹与规划的氛围中,一道刺目的寒光骤然闪过!

 

“陛下不可!”逸一的惊呼卡在喉咙里。

 

只见李世民已大步跨到“现代工艺刀具”的货架前,眼中燃烧着武将对极致锋锐的天然痴迷。他毫不犹豫地抽出一柄制式钢刀。刀身线条简洁而充满力量感,哑光的表面流淌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重量与重心都恰到好处地契合着劈砍的韵律。几乎是同时,他腰间的佩剑——那柄伴随他征战四方、象征帝王武德的御用宝剑“定唐”,已然出鞘!剑身映着顶灯,反射出秋水般的寒芒。

 

没有半分犹豫,没有一丝花哨。大唐天子双手紧握现代钢刀的刀柄,高高举过头顶,全身的肌肉在明黄常服下贲张隆起,一股沙场宿将的凛冽杀气勃然而发。下一秒,那柄曾斩将夺旗的御剑“定唐”,带起撕裂空气的尖啸,以开山裂石之势,朝着横架于前的现代钢刀直劈而下——

 

“铮——!!!”

 

一声尖锐到刺穿耳膜的金属爆鸣,如同雷霆在狭小的货架间炸响!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紧接着,是令人牙酸的断裂声。半截闪烁着黯淡青光的剑刃,如同被折断的飞鸟翅膀,旋转着、哀鸣着,划出一道绝望的弧线,“夺”地一声深深扎进了旁边堆叠的泡沫保温箱里,兀自震颤不休。

 

而李世民手中的现代钢刀,纹丝不动地横亘在那里。锋锐无比的刃口上,只在与“定唐”剑锋相交之处,留下了一道比头发丝还要纤细、几乎肉眼难辨的白色划痕。反观那柄曾经威震敌胆的御剑,断口处呈现出扭曲撕裂的惨状,仿佛被无形的巨兽一口咬断。

 

巨大的反震之力沿着刀柄传来,饶是李世民膂力惊人,虎口也是一阵剧痛发麻,险些脱手。然而,剧烈的痛感远不及他内心掀起的滔天巨浪。他死死盯着钢刀上那道微不足道的白痕,又猛地转向断剑的残骸,眼中先是极度的震惊,随即被一种近乎疯狂的炽热狂喜所取代!那光芒,比他剑劈强敌、登基为帝时更加灼亮!

 

“神兵!天赐神兵!”李世民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胸膛剧烈起伏,“有此利器在手,突厥引以为傲的铁甲重骑,不过是披着朽木的土鸡瓦狗!我大唐儿郎持此刀锋,当可劈开一切顽敌,涤荡寰宇!”断裂的“定唐”剑躺在泡沫碎屑中,在顶灯的照射下,那参差的豁口如同被天狗啃噬的残月,无声地诉说着冷兵器时代在工业力量面前的脆弱与终结。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让整个商场陷入了死寂。魏征和长孙无忌脸色发白,郑和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绣春刀柄。逸一快步上前,看着那截断剑,又看了看李世民手中完好无损的钢刀,心有余悸地按住帝王激动得微微颤抖的手臂。

 

“陛下!此刀虽利,终究是应急之物,非长久之计!”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冒险提供这些武器,是让你们在生死存亡之际多一分倚仗,更是为了让你们见识后世冶铁之术的冰山一角!若真想让你麾下万千大唐将士尽数披此坚甲、持此利刃……”

 

她的目光锐利如电,猛地转向角落一个不起眼的书架。那里,静静地陈列着几本封面朴素的书籍。她快步走过去,抽出一本深蓝色封皮、烫银书名的厚册——《金属冶炼图谱:从矿石到精钢》。翻开封面,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她将书页重重拍在李世民面前的货架上,手指精准地点在一幅复杂的工艺流程图解上。

 

“看这里!”她的指尖敲击着绘制精细的“高炉剖面结构图”,接着滑向“淬火介质温度曲线表”,最后停留在“合金元素配比效果对比”的彩色显微照片上。“这才是根本!焦炭配比,鼓风强度,温度掌控,合金添加……每一步都关乎钢铁的筋骨与魂魄!你们需要的是这些知识,是打造属于大唐自己的‘神兵’的熔炉和铁砧!而不是仅仅依赖我这里的几把刀!它们数量有限,终有用尽之时!而且大批量采购现代开刃武器,在我所处的时代,是足以引来国家机器关注的滔天大祸!你们带回去的,只能是未开刃的‘胚子’,回去后,需寻顶尖工匠,以你们自己的技艺开锋!”她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李世民沸腾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