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群英荟萃,酒醉心明(第2页)

 

曹操再次举杯起身,目光灼灼扫过每一张或刚毅、或深沉、或激越的面孔:“好!今日纵论英雄,快哉快哉!无论前路是荆棘塞途,抑或万丈深渊,操惟愿在座诸位,皆能守住心中那一点如蝶翼般的自在明光!他日功成,再聚于此,痛饮黄龙!” 那“自在明光”四字,仿佛是对诸葛亮之言的呼应,亦是对乱世英雄最深沉的期许与祝祷。

 

“饮胜!” 吼声如雷,激荡屋宇。酒樽再次高举,烈酒倾喉而下。这一次的痛饮,少了几分狂躁,多了几分沉雄与默契。方才那刀光剑影的戾气,被一种更为宏大的、关于存在与自由的哲思悄然抚慰、升华。爽朗的笑声再次爆发,却仿佛镀上了一层来自苍穹的辉光,更加通透,直上重霄。

 

---

 

宴席余韵未散,吕雉已悄然离座。她沿着雕栏玉砌的回廊徐行,华贵的裙裾拂过冰凉的石阶,廊外月色如水,隐隐传来丝竹管弦与少女清越的吟唱。那是另一处偏殿,孙尚香特意为女眷们安排的小宴,此刻正上演着轻歌曼舞。吕雉在廊柱的阴影里驻足,目光穿透半卷的珠帘。

 

殿内灯火柔和,貂蝉正领着几位妙龄少女,彩袖翩跹,舞姿曼妙如弱柳扶风。她淡粉色的裙裾旋开,宛若月下初绽的莲华,纤纤玉指拂过空中,仿佛要接住那流转的月光。少女们的歌声清越,如碎玉落盘,唱的是江南采莲的旧谣。吕雉静静看着,威严的面容在光影交错间显得深沉难测。这歌舞升平的景象,与方才前殿那纵横捭阖、血火交织的议论,恍若隔世。然而,她眼中并无沉醉,只有一种深沉的审视——在这乱世帷幕之下,何处不是舞台?何处不是较量?

 

与此同时,书房之内,烛影摇红。孙尚香与刘备(李治扮演)相对而坐,巨大的案几上铺展着一幅墨迹淋漓的九州舆图。烛光跳跃,将山川河流的脉络映照得如同大地奔流的血脉。孙尚香秀眉紧蹙,指尖重重划过地图上许昌、邺城那一片被特意染得深浓的区域,仿佛能感受到那墨色之下涌动的兵戈之气。

 

“刘皇叔,”她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中原膏腴之地,虎视眈眈,其势已成吞天沃日之状。单凭江东或荆州,无异于螳臂当车!合纵连横,已成生死存亡之要策!” 她的指甲几乎要嵌进那代表曹操势力的浓墨里。

 

刘备捋着颌下假须,目光沉凝如渊,缓缓颔首:“孙夫人洞若观火。然关东诸侯,袁绍新败,其子阋墙;刘表守成,张鲁偏安,马腾韩遂远在西陲……人心各异,各怀异志。欲结盟抗曹,无异于聚沙成塔,难上加难。”

 

孙尚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如同淬火的青锋:“皇叔所虑极是。然事在人为!我兄仲谋坐断东南,非无远志之人。小妹不才,愿亲赴建业,剖陈利害。骨肉之情固深,然此乃江东存续之机,兄长岂能不明?” 她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沉肃,“然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无擎天之力,纵有千般盟约,亦不过风中楼阁,一击即溃!”

 

刘备的手无意识地在地图上方悬停,最终落在荆州的位置,指尖轻点:“夫人所言,字字珠玑。当务之急,乃固本培元,延揽四方俊杰,蓄养精锐之师。” 他眼中精光一闪,一个念头豁然贯通,“昔日燕昭王筑黄金台,天下贤士云集响应。今日何不效仿古之明君,广发招贤榜文,于荆州设擂聚英?凡有经天纬地之才、拔山扛鼎之勇者,不问出身,不论贵贱,尽可前来!以此充实羽翼,何愁大业不成?”

 

“妙哉!”孙尚香双眸骤然亮如星辰,纤掌情不自禁在案几上轻轻一击,檀木桌面发出悦耳的微响,“皇叔此计,正合天时地利!招贤纳士,乃固本培元之基!妾身即刻命人草拟榜文,广布四方!地点就设在襄阳城南校场,声势务求浩大!” 她霍然起身,裙裾带起一阵微风,向刘备郑重一礼,眉宇间英气勃发,再无半分闺阁之态,“事不宜迟,妾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