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薪火燎原:诸帝的革新风暴(第2页)

 

---

 

**大秦·咸阳宫**

 

扶苏归来,气质已迥然不同。那份仁厚中,沉淀了穿越时空的见识,增添了几分沉稳与洞明。

 

他第一时间觐见嬴政。在空旷而压抑的大殿内,他不再仅仅是恭敬地汇报,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平等的姿态,将景区的奇观、现代的理念、以及……那令人心悸的秦末乱世图景,和盘托出。嬴政初时如听天书,威严的面具下难掩惊愕,但随着扶苏条理分明的叙述,那份惊愕逐渐化为深沉的思索。

 

随后,扶苏铺开一卷精心绘制的帛图。图上不再是咸阳宫惯有的森严对称格局,而是融入了景区“功能分区”、“流线设计”的理念。他召集少府顶尖工匠,手指图纸,条分缕析:“此区域为议政核心,需开阔庄重,便于群臣集议;此区域为典籍珍藏之所,当幽静避光,防火防潮;此区域为起居休憩,引入活水造景,叠石成趣,务求舒朗宜居。宫人行走,当有专用廊道,与贵人动线分开,避免冲撞,提高效率!” 工匠们看着前所未见的布局,瞠目结舌,但在扶苏坚定而清晰的要求下,巨大的改造工程在咸阳宫外围率先启动。


宫廷管理,更是翻天覆地。扶苏仿照景区高效模式,建立“职司明晰册”:将内侍、宫女、工匠、侍卫等分门别类,定岗定责,明确层级与汇报路径。引入“轮值考绩法”,定期评核,优者赏,惰者罚。设立“内务议事堂”,各司主事定期碰头,协调事务,解决问题。变革之初,宫闱之内一片混乱。习惯了模糊指令和人情往来的宫人们手足无措,抱怨连连。扶苏亲力亲为,每日巡查,耐心讲解,甚至亲自示范。他温和而坚定的身影,渐渐成为新秩序的象征。数月之后,效果显现:物资调配精准及时,宫室洒扫井然有序,传令通达无阻。曾经暮气沉沉的庞大宫廷机器,竟运转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与清爽。

 

扶苏并未止步于宫廷。他将景区所见娱乐项目的概念——如杂耍、皮影、带有简单竞技色彩的游戏——描述给民间巧匠与百戏艺人。艺人们心领神会,结合秦地风物,创造出“角抵戏”(融合摔跤与表演)、“走索惊鸿”、“影戏说史”等新花样。咸阳街头,首次出现了专供百姓娱乐的“百戏场”。当扶苏微服行走其间,看到稚子为皮影戏里的英雄欢呼,壮汉在角抵场边呐喊助威,老者听着说书人讲述前朝轶事悠然捋须,贩夫走卒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笑容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充满生机的烟火气,正是他希望大秦拥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