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帝王代购引发的文明升级事故(第2页)
---
汴京,晋王府邸。
赵光义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住,黏在兄长带回的那堆流光溢彩的玻璃器皿和神秘“天书”上。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面,心中翻腾着难以言喻的滋味——三分艳羡,七分不甘。
“兄长得此奇缘……我赵光义,岂能落于人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数月后,当赵光义风尘仆仆再次出现在汴京时,他带回的并非炫目的珍宝,而是几卷绘满奇异线条的厚纸(现代纺织机械图纸)和一包用油纸仔细包裹、散发着陌生辛香的种子(辣椒、胡椒)。
图纸被火速送入大宋最顶尖的江宁织造府。当织造大监看到图纸上那些精密的齿轮联动结构、飞梭走线的轨迹以及前所未见的“水力纺纱”示意时,老眼昏花的双目骤然爆发出骇人的精光!“神乎其技!此乃夺天地造化之功!”他激动得山羊胡直抖。工匠们夜以继日,在原有的花楼提花机旁,硬生生用硬木和青铜“山寨”出了简化版的飞梭装置和粗纱机。虽然噪音巨大且故障频频,但当第一匹由新机械织出、纹路细密均匀、幅宽远超从前的云锦被献上时,赵光义抚摸着那光滑如水的锦缎,放声大笑:“好!有此利器,我大宋锦绣,当独步寰宇!”
那些奇异的种子,被小心地播种在御苑暖房特辟的沃土中。当第一颗鲜红似火、形如牛角的辣椒在绿叶间探头探脑时,尚食局的御厨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狂喜。赵光义亲自督阵,命御厨以新得的“番椒”入馔。当一锅翻滚着红油、散发着霸道辛香的“水煮肉片”被端上晋王宴席时,辛辣的分子如同小炸弹在舌尖爆开,从未有过的痛感与奇异的畅快席卷了所有宾客!有人涕泪横流,有人猛灌冰酪,晋王却拍案叫绝:“痛快!此味足以醒神振气!” 很快,“晋王椒”风靡汴京,从宫宴珍馐到樊楼小吃,辛辣的旋风彻底改写了宋人的味蕾图谱。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光义还带回了一套古怪的“符号算经”(阿拉伯数字及基础运算法则)。他亲自在宗室学堂开讲,摒弃了繁琐的算筹,用那弯弯曲曲的“0、1、2、3”和“+、-、x、÷”符号演算。“看!九八七十一(9x9=81),如此简洁明了!”小王爷们起初如听天书,渐渐被这种前所未有的便捷所震撼。当户部清吏司的主事愕然发现,几个宗室少年用这“鬼符”算起历年积欠的粮赋竟比老吏打算盘还快还准时,这套“晋王算符”如同野火般在计吏和商贾间蔓延开来。大宋的算盘珠子,第一次感到了被取代的危机。
---
长安,兴庆宫。
“宋有‘晋王椒’,有‘鬼符算经’,更有机杼新声……”李隆基放下密报,修长的手指在白玉栏杆上轻轻敲击,远眺着终南山岚。他刚自骊山一处仿江南园林的“新景区”归来,脑中还充斥着那里迥异于皇家苑囿的“游人如织”与“生财有道”。一丝强烈的竞争欲,混合着帝王对“新奇”的本能渴望,在他胸中升腾。
“盛世,当有盛景,更当有盛娱!”他朗声对高力士道。
一场前所未有的宫廷“造景”与“娱兴”工程轰轰烈烈展开。李隆基摒弃了传统皇家园林一味追求“咫尺山林”的写意,大胆引入了现代景区的“主题分区”与“互动体验”。太液池畔,凭空崛起一座完全由彩色琉璃(仿赵匡胤带回的玻璃技术)和巨大蚌壳装饰的“东海龙宫”,内设机关,可喷水雾,模拟海底幻境。更有“西域商路”主题区,骆驼石雕林立,沙地铺陈,甚至从宫外雇来胡商扮演者,兜售“波斯”香料(实为晋王椒仿制品)和“大食”琉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