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烽火楼台照古今(第2页)
蒙恬古铜色的脸庞在阳光下如同石刻,他微微眯起眼,仿佛在凝视那看不见的、来自遥远未来的威胁。他放在膝上的大手缓缓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就在这凝重的思索中,一个年轻、炽烈、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声音陡然响起!
“守?”霍去病猛地站起,玄色甲叶铿然作响,他年轻的脸庞上燃烧着永不熄灭的战意,“战机稍纵即逝!纵有神兵利器,战场主动权岂能拱手让人?依我之见,管他什么导弹战机!当效冠军侯故事,以雷霆之势直捣黄龙!集中精锐,攻其必救,以攻代守!敌之利器尚未及发,其巢穴已为我所破!此乃以快打慢,以动制静!”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现代将军们,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锐气。
“哼!”一声带着冷嘲的冷哼响起。吴三桂抚摸着腰间的佩刀,眼神阴鸷而世故,“霍骠骑豪气干云,令人佩服。然则,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只凭血气之勇?千里奔袭,固然痛快,然粮秣何继?辎重何运?士卒疲惫,器械损耗,何以补充?昔日军中有言,‘宁失一营,不失一灶’!无稳固之后方,如山之粮秣,源源之兵员,再锋利的矛,也终将折断于敌阵之前!空谈进攻,无异于自蹈死地!”他尖锐的质疑,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霍去病燃烧的战意之上。
城楼上的气氛瞬间紧张。古代将领们陷入了沉思,现代将军们则交换着深以为然的眼神。围绕“后勤”这一永恒命题的争论随即爆发。有人主张强化运输线堡垒化,有人提出建立前线机动补给点,有人则强调发展本土军工的极端重要性……那位提问的现代将军始终沉稳倾听,不时颔首,待争论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
“诸位将军所言,皆切中要害。攻守之道,后勤之重,古今皆然。然今世之战,已非一军一隅之争,实乃体系之搏杀。”他目光扫过众人,“所谓体系,乃海陆空天电网,六位一体,协同如一!天上有卫星鹰眼,海中有钢铁巨鲸(航母),陆上有钢铁洪流(坦克集群),更有无形之网(网络、电磁频谱)笼罩四方!情报瞬息共享,火力精准覆盖,机动迅捷如风。一支部队陷入重围,千里之外的火力可为其撕开缺口;一处雷达被毁,空天信息立时补位。此乃现代协同作战之精髓——非一将之勇,乃体系之威!如臂使指,浑然一体!”
这番描述,如同在古将们面前展开了一幅闻所未闻的战争画卷。蒙恬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在想象那毁天灭地的钢铁洪流;霍去病紧抿嘴唇,眼中闪烁着对那极致速度与协同的向往;吴三桂则眉头深锁,显然在疯狂计算着支撑如此庞大体系所需的恐怖后勤保障。巨大的震撼与认知的冲击,在古老的城楼上无声地蔓延。
“说得好!然某有一言!”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只见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丹凤眼微睁,赤面在阳光下更显威严,大步流星踏上城楼。他声如洪钟,气势磅礴:“体系再强,利器再利,终需人御!士气!乃百战之魂!想当年,关某单刀赴会,所恃者何?非刀利甲坚,乃胸中一股浩然正气,睥睨群雄之胆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若无此气贯长虹之精神,纵有千军万马,神兵利器,亦不过土鸡瓦狗,一击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