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商君入局与法度惊雷(第2页)

 

“吾名商鞅。”声音不高,却如同冰冷的金属在青铜鼎上刮擦,带着穿透灵魂的凛冽,“奉逸一姑娘之邀,入此局。”他微微停顿,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能剥开现代职场的所有伪装,“吾观此地,熙攘繁盛,然根基浮动。规则不明,则赏罚不均;执行不力,则纲纪废弛;懈怠滋生,则大厦将倾!”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负责运营、安保、商户管理的主管心上。有人额头冒汗,有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

 

“吾之道,唯‘法’、‘信’、‘力’三字!”商鞅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立规明法,使上下皆知可为与不可为;令出必行,使赏信罚必,无有侥幸;以严刑峻法,驱惰散、惩奸宄、扬勤勉!此非苛酷,乃大仁!唯有铁律如山,方能护此繁盛,铸就千秋不易之业!” 他的话语,带着秦法的森然寒气,也带着一种冷酷的、近乎偏执的秩序之美,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一片冰封般的死寂。所有人都感觉到,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法”,已然降临!

 

---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会议室的侧门被无声推开。一道更加深沉、更加厚重、如同山岳般的威压,悄然弥漫开来。

 

嬴政到了。

 

他一身玄黑常服,并无龙纹,但那久居至尊、生杀予夺蕴养出的帝威,却比任何华服都更具压迫感。他的目光如同深潭,第一时间便锁定了场中那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商鞅。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固了!

 

嬴政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双深邃如星空、惯于俯瞰众生的眼眸中,清晰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波澜——是惊讶?是审视?是追忆?最终,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为一种跨越千年的、沉甸甸的敬意。没有商鞅的徙木立信、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就没有后来横扫六合的虎狼之秦,更没有他嬴政一统天下的煌煌帝业!商鞅,是秦帝国真正的筋骨铸造者!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是历史的相遇!是奠定帝国根基的法家巨擘,与将帝国推向巅峰的千古一帝,在两千多年后的重逢!

 

嬴政缓步上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空的节点上。他走到商鞅面前,两人之间仅隔一步之遥。嬴政没有开口,只是用那双能洞穿历史的眼眸,深深地凝视着商鞅那双寒铁般冰冷的眼睛。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压缩,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终于,嬴政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也如同定鼎的洪钟,敲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君之变革,”他微微一顿,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带着穿越时空的共鸣,“功——在——千——秋!”

 

四字如雷!

 

商鞅那万年冰封般的冷峻面容,在听到这四字评价的瞬间,竟也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松动。他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中,仿佛有某种坚硬的东西被触动、被融化。他没有惶恐跪拜,只是极其郑重地、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般,对着眼前这位继承并最终完成了他所有构想的帝王,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久违的激越:

 

“陛——下——圣——明!”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激动相拥,没有热泪盈眶。只有一种超越了君臣、超越了时空的、对“秩序”与“伟力”的极致认同与惺惺相惜。嬴政眼中是对开创者的敬意与对强秦基石的确认;商鞅眼中是对最高权力认可其毕生功业的释然与对最终成果的审视。那目光的交汇,仿佛将整个秦帝国的兴衰、法家精神的铁与血,都浓缩在了这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