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门生问于谦,陛下找先生何意?
于谦从宫中返回府邸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的脚步略显沉重,心中还在反复思量着与朱祁钰的谈话。
刚踏入家门,几个门生便迎了上来。其中一位叫李铭的年轻书生,满脸焦急地说道:“先生,听闻陛下有意派我们去瓦剌,这如何使得?瓦剌此前与我大明为敌,土木堡之变更是惨烈,我们怎能去帮他们?”
另一位门生赵康也附和道:“是啊先生,虽说如今局势有所缓和,可终究是敌我有别,贸然前往,恐怕有去无回。”
于谦神色平静,他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在桌上,缓缓说道:“正因之前是敌人,如今才更要去。你们可知,瓦剌内部并不统一,和我大明一样,分好几个族群。之前的假阿依娜事件,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虽拆穿了一个,可还有一个在也先部族,已然根深蒂固。前一阵这个假阿依娜将瓦剌分成东西两部,虽说琪亚娜贵妃的弟弟合力赶走了东部沙漠那边的势力,但如今局势依旧不明朗,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反复。”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重心长地继续道:“但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和他们结盟,成了盟友。帮助瓦剌稳定局势,不仅是为了履行盟友的承诺,更是为了大明边境的长久安宁。若瓦剌一直内乱不止,战火纷飞,边境的百姓又怎能过上安稳日子?当年南宋迁都江南,偏安一隅,北方百姓深陷水火,最终亡国,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我们当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不可因过往恩怨而错失安定边境的良机 。”
李铭皱着眉头,似乎仍有疑虑:“先生所言虽有道理,可瓦剌人心难测,我们此去,万一……”
于谦抬手打断他:“为师明白你的担忧,所以才要你们去。你们都是饱读兵书、熟知韬略之人,此去瓦剌,既要发挥所长,助他们稳定局势,又要万分小心,莫要中了他人的算计,更不能泄露我大明的机密。这是一场艰难的任务,但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想当年,成祖皇帝五征漠北,麾下将士不畏艰险,方打出我大明的赫赫威名。如今你们有机会为两国和平出力,当奋勇向前 。”
赵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先生,学生明白了。可我们对瓦剌的具体情况了解甚少,到了那边,该从何处入手呢?”
于谦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幅地图,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瓦剌的区域说道:“为师会在出发前,将所知的瓦剌情况都告知你们。到了那里,先从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各部族关系入手,与琪亚娜贵妃的家人取得联系,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记住,不可贸然行事,凡事以和为贵。瓦剌多草原大漠,地势开阔,你们要因地制宜,在军事策略上,可教他们运用车阵配合火器,以限制其骑兵的冲击。当敌军骑兵来袭,可将战车环绕成阵,士兵躲于车后,用火炮、火枪射击,待敌军靠近,再以长枪、刀牌兵抵御。同时,要协助他们组建火炮营,教导士兵操作火炮,布置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