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换心帖(第3页)

 

沈莫为站在堂下,看着赵九额头渗出的汗。他认得这张脸——正是昨夜在梦里见过的恶霸,可此刻的赵九,眼里没了从前的狠戾,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陈公子,\"县太爷转头,\"你前日递的状子,说赵九霸占码头、盘剥百姓,本官已查实。今日赵九既愿退产,你可还有话说?\"

 

沈莫为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学生愿替赵公子向百姓赔罪。\"他从怀里掏出叠纸,\"这是我新写的《劝善文》,想请县太爷帮忙刻版印刷,让更多人知道......\"

 

\"好!\"县太爷拍案,\"陈公子胸怀磊落,本官定当举荐你入府学!\"

 

是夜,周伯年在药铺后院煮茶。赵九提着两坛酒来赔罪,沈莫为抱着《劝善文》的刻板跟在后面。

 

\"周先生,\"赵九红着脸,\"我从前总想着钱是命,如今才明白,心才是命。\"

 

沈莫为笑着递过盏茶:\"我从前总想着读书光宗耀祖,如今才明白,读书是为了明心。\"

 

周伯年望着两人,突然想起那本《千金方》里的旧帖。帖末有行小字:\"心者,魂之舍也;魂者,德之镜也。换心者,非换其血肉,乃换其魂灵。\"

 

窗外,桃花又开了。沈莫为的《劝善文》在青阳县传得很广,连邻县的孩童都会背:\"人心本向善,如水向东流。恶念如泥沙,终会沉底留......\"

 

赵九后来成了青阳县的义商,开粥铺、修桥铺路;沈莫为考中了举人,放了外任,每到一处都要修学堂、济寒士。有人说,他们换了心;也有人说,是他们原本的心,从未真正沉睡过。

 

周伯年依旧每天在药铺里搓药杵,只是他的白胡子更白了,眼角的皱纹里总漾着笑。有人问他:\"周先生,您这换心之术,可愿传给后人?\"

 

他摸着药杵上的刻痕——那是\"医者仁心\"四个字,笑了:\"哪有什么换心之术?不过是让该硬的心软些,该软的心硬些。人心本就有光,只是有时候蒙了灰。\"

 

风掠过药铺前的青布幌子,\"周记药行\"四个金字被吹得一明一暗。远处传来敲糖人的吆喝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像首没写完的歌谣,在春夜里慢慢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