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会说话的石头

青牛山的雾比别处重些。山民们说,那是五百年前从云端里掉下来的石头在喘气——那石头巴掌大,黑黢黢的,表面坑坑洼洼像被野蜂蛰过,偏生立在石潭边,总沾着晨露,倒像块会呼吸的老玉。

 

关于这石头的传说,是从老木匠张阿公那传开的。他说三十年前上山伐木,迷了路,蹲在潭边啃冷馍,一抬眼就见石头上凝着水珠,像在掉泪。\"小友,\"石头突然开口,声音像老榆木梁吱呀,\"你问个问题吧,我答一个。\"

 

张阿公吓了一跳,馍馍\"啪\"地砸在石头上。他哆哆嗦嗦问:\"咋样才能不迷路?\"石头沉默片刻,说:\"看树。\"

 

后来张阿公才知道,青牛山的树长得分外齐整——向南的枝桠都朝着太阳,向北的根须都扎进岩缝。他按石头说的法子,果然再没在山里转过圈。打那以后,山民们管这石头叫\"应石\",说它专爱跟人唠嗑,可每人只能问一次。

 

最先找到应石的,是西头砍柴的陈二。那年春寒料峭,陈二背着半筐松枝往山下走,鞋底磨破了,脚后跟渗着血。他寻了块干石头坐下啃冷馍,一抬头就瞅见潭边的黑石头——跟张阿公说的一模一样,坑洼里还凝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应石?\"陈二凑过去,指尖刚碰到石头,就听\"嗡\"的一声,像老钟撞了下。

 

\"问吧。\"石头开口了,声音哑哑的,像含着口痰。

 

陈二咽了口唾沫:\"俺想发财,咋整?\"

 

石头沉默半日,说:\"勤者有田,劳者有粟。\"

 

陈二没听懂,可记着这话。打那天起,他砍柴更卖力。别人砍半担,他砍一担;别人歇晌喝凉茶,他啃俩红薯接着干。半年后,他用攒的木柴换了头小牛,又用牛拉货赚了钱,真在山脚下盖了间土坯房。他逢人就说:\"应石说的'勤者有田',比算命先生的卦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