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悬壶(第3页)
第三月守心,老头带他上了趟伏牛山。山脚下有个村子,全村人都得了怪病,浑身起红疙瘩,痒得睡不着。老头摸出悬壶,倒了些药汁在井里,全村人喝了水,红疙瘩竟慢慢消了。费长房问:\"师父,这是啥病?\"
\"是山鬼作祟。\"老头望着远处的山林,\"但它为何只害这村人?你且去问问村长。\"
村长抹着泪说:\"上月山崩,埋了只鹿。我们怕冲撞山神,把鹿埋在村东头了......\"
老头叹了口气:\"万物有灵,你害了它,它便害你。医道不是治人,是治心。\"他从葫芦里取出片鹿骨,\"把这骨研成粉,撒在埋鹿的地方,再赔罪烧柱香。\"
当晚,村东头的红疙瘩就全消了。费长房跪在老头面前:\"师父,我懂了。医道是救命,更是渡人。\"
三年后,费长房的医术已青出于蓝。他背着师父给的悬壶,回到了汝南。药铺的门楣上,他亲手挂起那葫芦,藤绳还是当年的,结儿也还是七个。
头天开张,就有个穿粗布衫的老妇来求医。她抱着个瘦巴巴的娃,说孩子泻了七日,找了三个郎中都没用。费长房摸了摸娃的肚子,又看了看舌苔,从葫芦里取出片茯苓,又抓了把炒米,熬了碗粥。娃喝了半碗,竟\"哇\"地哭了——这是七日来头回哭出声。
消息像长了翅膀。第二天,药铺门口排起了长队。有人举着\"妙手回春\"的木牌,有人说\"悬壶先生\"的药比神仙还灵。费长房却总记得师父的话:\"葫芦里装的不是药,是良心。\"
后来,汝南的老百姓都说,看见费长房的葫芦挂在门首,病都好了一半。再后来,天下的郎中都学他的样子,在药铺门口挂个葫芦。有人问起缘故,老人们就笑:\"那是悬壶济世的典故,东汉时费长房跟着葫芦仙学的医术,那葫芦能纳百药,更能纳人心。\"
如今,汝南的药铺门口,依然悬着各式各样的葫芦。有的雕着云纹,有的刻着松鹤,可最老的那只,还在费长房的药铺里。藤绳已经磨得发亮,结儿却还是七个——那是他和师父、师祖,还有天下所有医者的约定:悬壶为证,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