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抉择时刻
2004年7月9日,葡萄牙阿尔加维黄金海岸的海浪拍打着维拉摩拉的沙滩。
C罗躺在遮阳伞下,身旁的收音机正滋滋啦啦地播报着新闻:“.法国新星罗伊有望以创纪录身价登陆英超”
他猛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
半决赛的记忆像这地中海的热浪一样挥之不去。
那个该死的法国人不仅欧冠决赛踩着波尔图夺冠,现在又用三粒进球亲手把葡萄牙送出了欧洲杯。
更可恨的是,连丰沙尔本地的电台都在循环播放罗伊的转会传闻,仿佛全葡萄牙都忘不了这个让他们心碎的少年。
虽然自己也进了球,但所有人都只记得罗伊的疯狂表演。
门德斯今早的电话里全是罗伊的事,“弗格森爵士很欣赏他”、“曼联开出了天价合同”“你们要成为队友了”.
“克里斯蒂亚诺,该吃午饭了。”
母亲多洛雷斯夫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闷闷地应了一声,抓起毛巾往酒店走。
大哥乌戈正在泳池边看报纸,他抖开《球报》体育版,指着罗伊的大幅照片问:“这小子真人怎么样?”
C罗瞥了眼报纸没吭声。
二姐卡蒂娅凑过来吹了声口哨:“上帝造人可真偏心,这法国佬长得跟电影明星似的。”
C罗心里憋着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罗伊那小子明明和他差不多大,可人家已经拿了三冠王、欧洲杯,年度进球快七十个,金童奖也收入囊中。
现在全欧洲都在讨论这个法国天才,而自己还只是个被叫做“小小罗”的毛头小子。
罗伊要是真来了曼联,球队立马变成夺冠大热门。
这法国人能传能射,加上范尼的终结能力,英超其他队根本防不住。
但问题也来了,罗伊这种级别的球星肯定要当核心,所有战术都得围着他转。
更衣室的等级森严得让人窒息,范尼是当之无愧的禁区之王,罗伊要是来了,单凭那欧冠和欧洲杯mvp的光环就足以稳坐主力。
至于自己?左边路有吉格斯这座大山,前腰位置更是想都别想,罗纳尔迪尼奥的技术和名气摆在那儿。
球权少了,开火权少了,连更衣室地位都得降一档。
他眼前浮现出自己坐在替补席上的画面,耳边仿佛已经听见球迷高喊罗伊名字的声浪。
这种被全方位碾压的感觉,比欧洲杯输球那晚还要难受百倍。
训练场上都得看人脸色。
明明都是同龄人,人家是金童奖得主、欧冠和欧洲杯射手王,自己却只能当小弟。
更憋屈的是,就算心里不服气,还得承认罗伊确实比自己强一截。
这种既想靠他赢冠军,又不甘心当配角的滋味,就像喉咙里卡了根刺,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可奇怪的是,想到能和这样的对手并肩作战,他血管里又隐隐发烫。
那种感觉就像站在悬崖边上,既害怕跌下去,又忍不住想往下跳。
那天上午,罗伊和门德斯的黑色奔驰缓缓驶入卡灵顿训练基地。
弗格森爵士罕见地身着正装,早已在训练楼前等候多时。
去年夏天他就想把罗伊带到老特拉福德,那时这个法国小子还只是摩纳哥的希望之星。
短短一年前,罗伊还只是弗格森看中的“贝克汉姆接班人””。
如今,这个曾经婉拒曼联的年轻人,已经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止如此。
欧冠半决赛两回合,他像手术刀般肢解了阿森纳那条整个赛季不败的后防线。当温格的球队带着英超赛季不败的光环来到路易二世球场,却被更疯狂的进球攻势击碎了枪手的神话。
决赛面对淘汰曼联的波尔图。
17粒欧冠进球,刷新了尘封多年的纪录。
欧洲杯上,当亨利只打进3球时,罗伊的10粒进球如同十记重锤,硬生生为法国砸开冠军之路。
数据不会说谎,在亨利需要全队喂球的年纪,罗伊已经能扛着整支球队前进。
去年在里斯本的晚宴上,弗格森就意识到罗伊是块不一样的料。
那时弗格森就在心里给罗伊贴了个标签:精明的生意人。
这小子19岁就把足球看得透透的,球场是舞台,俱乐部是跳板,荣誉是筹码。
他不要什么“儿时梦想”,只算得清账本:阿森纳背着新球场的债,未来十年都喘不过气,因此他不会考虑。
曼联财大气粗,能给他顶级薪水,也能买来顶级队友。
他连普拉蒂尼怎么拿金球奖都研究透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和数据。
这种球员冷酷得像台机器,但曼联正需要这样的机器。
不感情用事,不患得患失,眼里只有进球和奖杯。
当其他年轻人还在为豪门球衣激动时,这小子已经能把各俱乐部的财务报表分析得头头是道。
老帅见过太多天才,但像罗伊这样把职业生涯当精密工程来规划的,还是头一遭。
他知道,这种冷酷清醒的球员,正是曼联冲击欧冠最缺的狠角色。
“欢迎参观卡灵顿训练基地。”
弗格森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每个词都咬得特别清楚。
这不再是去年夏天对年轻球员的客套邀请,而是对已经加冕欧洲之王的球星发出的正式召唤。
接下来的会谈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办公室茶几上的三杯红茶被续了又续,却始终无人品尝。
(在英式谈判文化中,续茶是基本的待客之道。即使没人喝,工作人员仍会按流程每20分钟进来添一次。)
弗格森盯着茶几对面那支专业团队,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门德斯的手指在合同纸页间快速翻动,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德国律师施罗德推了推眼镜,逐条审阅着条款细节,时不时用钢笔在边缘做上标记。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居然还带了个精算师,他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和计算器,正一丝不苟地核算着各种薪资结构和奖金方案的财务影响。
弗格森坐在对面,看着这支专业到过分的谈判团队,意识到这次转会谈判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足球转会的范畴。
他端起凉透的红茶抿了一口,突然觉得自家俱乐部的转会谈判像是变成了上市公司并购案。
罗伊安静地靠在沙发里,双手交叠放在膝上。
每当弗格森的目光扫过来,他就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
那笑容干净得像个刚放学的大学生,与对面剑拔弩张的专业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他偶尔低头摆弄下袖口,仿佛这场总价值上亿的谈判与他无关,只是来朋友家做客的普通年轻人。
弗格森突然觉得,这种球员真不错。
简单、直接、不矫情,比那些整天闹情绪的大牌省心多了。
罗伊在球场上从不会惜力,每场比赛都像踢决赛一样卖命。
但该拿的钱,他一分都不会少要。
付给这种球员的每一英镑薪水,他能给你踢出两英镑的价值;至于肖像权和商业收入,人家早就算好了要赚回三倍。
比起那些泡夜店的天才,弗格森宁愿要十个这样的“生意人球员”。
至少他们懂得,最好的广告就是进球。
谈判期间,卡灵顿训练基地的安保主管不得不临时增派六名警卫。
训练场外围栏外已经聚集了超过四十名记者,其中包括《队报》和《踢球者》的欧洲区主编。
曼联新闻官每小时发布一次简短声明:“会谈仍在进行中,暂无进一步消息。”
但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们注意到,曼联俱乐部母公司股票在午盘时突然出现异常波动,成交量达到平日的三倍。
俱乐部财务部所有高级职员被要求待命,会计团队在隔壁会议室随时准备核算不同薪资结构下的财政可行性。
曼彻斯特电视台的直播车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导播手里攥着两套预案:一套是转会成功的特别节目台本,另一套是谈判破裂的应急声明。
弗格森的私人助理三次婉拒了董事会成员的询问,但根据规定,俱乐部秘书必须每四十分钟向英国天空广播公司、马丁-爱德华兹家族、纽约的格雷泽家族等大股东发送加密邮件汇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