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罗伊时代
混合采访区里,法国球员们三三两两接受采访,脸上都带着笑容。
毕竟最后时刻绝杀赢球,总归是件高兴的事。
但多梅内克和亨利明显不在这个行列。
教练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面对“为什么直到89分钟才进球”的提问,他不停地推着眼镜,重复着“重要的是我们赢了”。
而亨利站在一旁,脸色不太好看。
从齐达内退役后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亨利和罗伊的较量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整场比赛,亨利在右路形同梦游,不仅零射正,连像样的威胁传球都没能送出。
反观罗伊,三次突破造险,最后还用一记任意球绝杀拯救了球队。
更尴尬的是两人的互动。
第67分钟罗伊突破后明明可以分球给空位的亨利,却选择自己强行打门。
而第81分钟亨利在右路拿球时,罗伊甚至没有跑位接应,直接站在原地摊手。
这些细节被摄像机捕捉得一清二楚,让所谓“双核驱动”的说法显得格外可笑。
亨利声音比平时低沉:“说实话,我们到现在还在想念齐祖。每次训练时都会想起他在场上的样子,那种掌控力是无人能替代的。我知道足球要向前看,但有些球员就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亲自去劝他回来。我会告诉他,法国队需要他,这支球队不能没有他的领导。即便他已经退役,但他在更衣室的影响力依然无人能及。我们不该总是活在过去,但像齐达内这样的球员,值得我们打破常规去争取。”
“上周我还给他打过电话。”
亨利扯了扯嘴角露出个苦笑:“我说你要是再不回来,更衣室就要乱套了。你们别笑,我是认真的。只要他愿意,我明天就开车去马德里接人。”
他转身离开前最后扔下一句:“有些天才就像空气,存在时你觉得理所当然,等消失了才知道根本没法呼吸。”
而在原来的时空,他的原话是:“我们真的很想念他们,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重新开始向前看,那一代人已成过眼烟云,大家把他们记在脑袋里就行了。现在是该我们这一代接班登上舞台的时候了,虽然并不容易,可我必须挺住。我们别每次都提起那些退休的球星了,要是那样的话,是不是米歇尔-普拉蒂尼也应该成为我们怀念的对象呢?”
最尴尬的是罗伊接受采访时。
当有记者说“现在这支法国队是不是该叫罗伊队”时,现场突然安静了一瞬。
多梅内克猛地抬头,亨利直接转身走开。
罗伊面对记者们七嘴八舌的追问,表情始终很平静。
他缓缓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我不想说太多场面话胜利确实是全队努力的结果。但说实话,以今晚的表现来看,我们差点就只能带走一分。这跟全队状态不佳、对新战术不适应有很大关系。如果今天是平局或者输球,我会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作为前锋,没能用进球帮助球队就是我的失职。”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在场的记者:“但既然我打进了那个球,那我就有责任把真实想法说出来:我们这些球员在俱乐部都没踢过352阵型,适应新打法确实需要时间。但问题没那么简单.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最适合现有球员的阵容体系。教练组准备了好几套战术方案,但今天我们和这套352的配合实在太生疏了。
最后他微微抬起下巴:“也许下一场比赛,我们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这才是重建中的法国队应有的发展方向。”
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罗伊:“法国队没有了齐达内,会造成什么影响?”
罗伊的回答很干脆:“法国队缺了谁都会有影响,多谁也会有影响。但不管怎样,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赢球.总会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记者追问道:“那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罗伊直视着记者:“你可以去问更衣室里的每一个人,我相信他们都愿意承担责任。但既然你现在问的是我.我会告诉你,在法国队,罗伊会负起自己的责任。”
他轻轻笑了笑:“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会负责.并且会尽我所能,为球队带来胜利。”
罗伊的这番话几乎就是在宣告,在齐达内退役后,他要成为法国队新的核心和领袖。
虽然媒体早有类似的论调,但不少人还是对他的资历提出质疑——毕竟他才19岁,很多人觉得应该再磨练几年。
更有人认为,27岁的亨利无论是从年龄还是国家队经验来看,都更适合先担任过渡期的领袖和核心。
多梅内克转过身,目光直直地看向罗伊。
罗伊的第一段采访,显然就是说给他听的:
“我不喜欢你的战术和阵型,我在这个体系里踢得很别扭.我说过你有好几套战术方案,但愿你是真的有,而不是空谈什么崭新的法国队。”
罗伊转身就走,没再多说半句废话。
在足坛混出名堂后,他出席各种晚宴、接受采访,早就学会了戴着面具做人。
但那些被他礼貌微笑骗过的人都忘了。
这个现在说话滴水不漏的球星,初出茅庐时在更衣室是头什么样的恶虎。
《队报》特稿:罗伊公开宣示法国队领导权
在法国队1-0险胜以色列的赛后采访中,19岁新星罗伊发表了令人瞩目的宣言。
面对记者关于“谁该承担责任”的提问,这位年轻前锋给出了直截了当的回应。
“你可以去问更衣室里的每个人,我相信他们都愿意负责。但既然你问的是我.在法国队,罗伊会负起自己的责任。”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会负责.并且会尽我所能为球队带来胜利。”
这番表态在法国足坛引发强烈反响。
通常年轻球员会表现出谦逊姿态,但这位已经手握欧冠、欧洲杯双料冠军的天才球员,选择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自己的领袖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罗伊的发言发生在齐达内退役后的首场正式比赛。
这位19岁小将用绝杀进球和这番宣言,似乎有意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法国队已经进入新时代。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这样的表态会引发争议时,罗伊只是简单回应:“我只说真话。”
随后便离开了采访区。
这样的直率或许正是当下的法国足球所需要的。
历史上,每当法国队处于动荡时期,总会有一位强势领袖挺身而出——1984年欧洲杯上的普拉蒂尼在更衣室直言不讳,带领球队登顶;1996年欧洲杯前,雅凯不顾争议将坎通纳排除在大名单外;2000年欧洲杯期间,勒梅尔果断弃用状态不佳的杜加里。这些看似强硬的决策,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
罗伊的直言不讳让人想起1958年的方丹,那位在世界杯上毫不掩饰自己进球欲望的射手,最终创造了单届13球的传奇纪录。也让人想起戴高乐将军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的坚定宣言:“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整场战争。”
如今的法国队正处在后齐达内时代的重建期,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种不绕弯子的领导方式。罗伊用进球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现在,他又用最直接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足球场上,有时候最直白的表达反而最能凝聚人心。正如法国传奇教练伊达尔戈曾说过的:“伟大的球员从不回避责任,他们主动拥抱它。”
(本报记者让-马克-佩兰发自法兰西大球场)
法国队1-0险胜以色列后,全队连夜返回了克莱枫丹训练基地。
更衣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闷,球员们各自收拾行李时都刻意避开眼神交流。
就连平时最爱说笑的几个年轻球员,此刻也只是低头沉默。
主教练多梅内克从第二天开始,陆续叫了几名球员到他的办公室谈话。
但人们很快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真正举足轻重的球员,他一个都没找。
亨利和维埃拉这些老将照常在健身房加练,却始终没等到教练的召唤。
皮雷独自在球场加练任意球时,有工作人员看见他时不时望向教练办公室的方向。
马克莱莱则像往常一样安静,只是训练结束后在更衣室待的时间比平时更长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罗伊和他的摩纳哥帮朋友们。
这群人占据了餐厅最大的一张桌子,吃饭时谈笑风生,声音大得整个食堂都能听见。
但每当多梅内克从旁边经过时,他们就会突然降低音量,等教练走远后又恢复说笑。
基地里的工作人员都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氛围。
罗伊开始有意识地与队内的年轻球员走近,主动与门迪、朗德罗、布姆松、西塞等人交流互动。
罗伊虽然只有19岁,但已经是法国队年轻一代中最耀眼的存在。
门迪25岁,朗德罗24岁,布姆松23岁,西塞22岁。
这些本该是中生代球员的队友,此刻却都下意识地围拢在这个少年身边。
在更衣室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权力的交接从来不是按资排辈那么简单。
齐达内退役留下的真空,让每个人都嗅到了机会。
老将们还在怀念过去的荣光,中生代球员则茫然无措,这正是罗伊最好的时机。
就像街头帮派总要推举最狠的人,球队的更衣室也在寻找新的领袖。
多梅内克会不会下课?齐达内会不会复出?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队友们养成一个习惯——有事找罗伊商量,进球找罗伊庆祝,困难找罗伊解决。
多梅内克坐在教练席上,就像个临时的话事人。
教练可以换人,球队永远是球员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