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妙语连珠避陷阱(第2页)
“苛责?” 太后被皇后这番滴水不漏的反驳噎得胸口发闷,她死死盯着沈明澜,“皇后倒是会为她开脱!若非她识破‘醉仙引’,又怎知那宫女所中之物?这难道不是铁证?!”
凤清歌心知此刻必须开口了。她抬起头,眼中含泪,带着委屈和茫然:“太后娘娘明鉴!皇后娘娘明鉴!臣女……臣女实在冤枉!那‘醉仙引’之名,臣女也是今日第一次从那宫女口中听闻!至于识破……臣女只是见那宫女行为癫狂,眼神涣散,口角流涎,状似醉酒失魂,想起幼时那位道医师父曾提过,有些迷药能致人如此。臣女也只是……也只是根据症状随口一猜,万不敢说是识破啊!更不知是什么‘醉仙引’!若臣女真有本事识得此等秘药,又怎会……怎会让自己也深陷险境,差点被那毒羹害了性命?” 她再次强调“道医师父”和“猜测”,并将自己受害的经历抛出,增加了言语的可信度。最后那句反问,更是隐晦地点出她也是受害者,与太后并非对立面。
太后一时语塞。凤清歌这番“情真意切”的辩解,配合她苍白虚弱、惊魂未定的模样,以及之前在宫宴上确实差点被毒羹害死的事实,逻辑上竟找不出明显的破绽。她若再强行攀咬,反而显得刻意刁难,失了身份。
沈明澜适时地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母后,臣妾看此事确有诸多蹊跷。凤大小姐今日先是救了瑾瑜,于皇家有功;后又险遭毒羹所害,实为苦主。仅凭一疯癫宫女的胡言乱语,便认定她有罪,恐难以服众,也寒了功臣之心。不若先将凤大小姐送回侯府,待慎刑司查明那宫女发狂真相及张氏是否有不法之事,再行定夺?若真与凤大小姐有关,臣妾也绝不姑息!”
她这番话,既给了太后台阶下,又抬高了凤清歌的功劳和受害者身份,还给出了看似公正的处理方案。滴水不漏,进退有据。
太后胸口剧烈起伏,脸色变幻不定。她知道,今日有皇后在此,想当场处置凤清歌已不可能。强行撕破脸,只会让皇后抓住把柄,在皇帝面前参她一个“苛待功臣、屈打成招”的罪名。她阴鸷的目光在皇后平静的面容和凤清歌“惶恐”的脸上来回扫视,最终化为一声冰冷的、充满不甘的冷哼。
“哼!皇后倒是‘公正’!” 她拂袖起身,不再看殿中二人,“哀家乏了!皇后既然要查,那就好好查!务必给哀家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她将“明明白白”四字咬得极重,带着森然的警告意味,转身由宫人搀扶着,径直走向内殿。
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在皇后沈明澜的强势介入和凤清歌的“妙语连珠”下,险之又险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