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清歌巧言破困局
凤清歌的话,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炸裂开来!
“质疑陛下龙威?质疑大雍国运?” “人祸邪祟?谋害皇孙?扰乱朝纲?!”
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钢针,狠狠扎在赵嬷嬷的心上,更让暖阁内所有人,包括皇后和德妃,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这指控,太重了!重到足以让任何人万劫不复!尤其是指向刚刚被软禁、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太后!
赵嬷嬷那张刻板严肃的老脸,第一次出现了无法控制的裂痕。她捧着紫檀木盒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盒中的金锁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昭华郡主,言辞竟如此犀利狠辣,一开口就直接把太后架到了“质疑君权”、“祸乱国本”的滔天罪名上!
“你……你血口喷人!” 赵嬷嬷尖声叫道,声音因为极度的惊怒而变了调,“太后娘娘一片慈悲之心,为世子祈福,你竟敢……竟敢如此污蔑!其心可诛!”
“污蔑?” 凤清歌站直身体,裹着玄色披风的身影在暖阁内显得异常挺拔。她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本郡主只是就事论事。太后娘娘深居慈宁宫,诵经礼佛,却能‘感应’到远在御花园的世子有‘早夭之劫’,此等未卜先知之能,若非佛祖显灵,那便只能是……” 她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地上那个装着诱饵玩具的木盒,“只能是事先知晓了某些‘人祸’的安排!否则,何来如此精准的‘感应’?又何必急不可耐地送来这枚金锁,坐实这‘劫数’之说?”
她向前一步,逼视着脸色惨白的赵嬷嬷:“嬷嬷是太后娘娘身边最得力的人,自然最清楚太后娘娘的‘感应’从何而来。不如当着皇后娘娘和诸位宗亲命妇的面,说个明白?也好让大家知晓,太后娘娘究竟是‘佛心慈悲’,还是……‘未卜先知’?”
杀人诛心!句句如刀!
凤清歌根本不纠缠于金锁本身,而是抓住“感应”这个点,死死咬住!你太后不是能“感应”到劫数吗?那好,解释一下你怎么感应的?是佛祖告诉你的,还是你安排的人告诉你的?要么承认你有“神通”,要么就承认你事先知情!无论选哪个,对此刻被软禁、急需撇清关系的太后来说,都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