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云倾献策御天灾(第2页)

 

预警烽燧,信息通达:提出在主要河流上游、关键隘口增设“水文观测哨”。选拔机敏可靠之人驻守,负责观测水位、雨量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如连续暴雨、水位暴涨,立即点燃特制“水情烽烟”,不同颜色、数量代表不同危险等级,并派快马接力传递警讯至下游州县。务必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为下游疏散和抢险争取宝贵时间。

 

广建陂塘,蓄泄兼用:建议在丘陵、山地等易发山洪之处,因地制宜,大量修建陂塘水库。雨季蓄水防洪,旱季放水灌溉,变水患为水利。此项可与以工代赈结合,安置流民。

 

推广耐旱,藏粮于民:再次强力推荐番薯、玉米等耐旱高产作物。奏请司农寺在各地设立“劝农点”,免费发放良种,派遣农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导种植技术。鼓励百姓利用房前屋后、坡地旱田广泛种植,作为主粮之外的重要补充和救荒储备。

 

广设常平,丰歉调剂:这是奏疏的重中之重!萧云倾详细阐述了“常平仓”制度:于各州县设立官方粮仓。丰年时,由官府以合理价格,既保护农民利益,又防止谷贱伤农,收购余粮存储;灾年或青黄不接时,则以平价售予百姓。此举可平抑粮价,打击奸商囤积居奇,保障民生,稳定社会。奏疏特别强调,常平仓管理必须严格,账目公开透明,定期核查,严防贪墨挪用!建议由户部直管,地方官负总责,贤亲王的情报系统负责暗中监察。

 

防疫预置,有备无患:结合水患后易发瘟疫的经验,建议各地常平仓除储粮外,还需储备一定数量的石灰、艾草、常用防疫药材,如黄连、板蓝根等,以及简易净水器具。并预先选定高地作为可能的灾民临时安置点,规划好卫生防疫区域。

 

奏疏最后写道:“以上诸策,相辅相成。工程御水于外,仓储安民于内,预警争时于先,良种固本于根。若能切实推行,纵有天灾骤临,朝廷亦可从容应对,将损害降至最低,保我天圣子民少受流离之苦。此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上下同心。云倾不才,愿尽绵薄,于推广良种、防疫预置等项,听凭朝廷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