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朝堂激辩和战策

翌日,金銮殿。

 

昨夜的暗流与擒获,仿佛被厚重的宫墙隔绝在外。大殿之上,庄严肃穆,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然而,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却比往日更甚。三国使臣,尤其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南诏老妪,碧蟾夫人称病未至,以及眼神闪烁、带着探究与挑衅的北漠阿史那图、西狄哈桑,皆位列殿前,如同三根扎眼的刺。

 

皇帝君兆麟端坐龙椅,面色比昨日更加苍白,眼下的乌青清晰可见,强撑着帝王的威仪。他略显浑浊的目光扫过下方,尤其在三国使臣身上顿了顿,带着审视与冷意。皇后的位置空着,据称是昨日受了惊吓,凤体微恙。

 

“诸卿,”皇帝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疲惫,打破了殿中的沉寂,“三国使臣远道而来,贺朕寿辰,本为邦交盛事。然昨日麟德殿上,南诏献毒酒、驱毒物,行刺于御前!此等恶行,骇人听闻,视我天圣国威如无物!今日,朕便要听听,诸卿对此事,对三国之意图,有何见解?我天圣,当如何应对?”

 

皇帝的话,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朝堂!

 

“陛下!”左相萧远山第一个出列,他须发微颤,脸上带着悲愤与忧虑,声音洪亮,“南诏蛮夷,狼子野心,竟敢在麟德殿上行此大逆不道之举!此乃对我天圣赤裸裸的宣战!臣以为,当立即驱逐南诏使团,扣押其使臣,并遣使严词问罪南诏国主!同时,命南境边军严加戒备,以防其狗急跳墙,侵扰边关!唯有如此强硬,方能震慑宵小,维护国体尊严!”他虽主张驱逐和问罪,但落脚点在于“震慑”和“维护尊严”,核心思想仍是“以和为贵”,避免大规模战争,尤其担心战事影响他支持的五皇子。

 

“左相此言差矣!”一声如洪钟般的断喝响起。镇国公萧远岳大步出列,一身武将常服也掩不住他凛然的杀伐之气。他目光如电,直视萧远山,毫不掩饰眼中的鄙夷。“驱逐?问罪?戒备?这简直是隔靴搔痒!南诏小丑敢在陛此?!三国使臣齐聚黑石峪,边境异动频频,昨日之事绝非偶然!此乃三国对我天圣的试探!是战书!”

 

他猛地转身,对着御座抱拳,声震殿宇:“陛下!臣以为,对这等包藏祸心、意图不轨之豺狼,唯有以雷霆手段,施以重拳!当立即调遣精锐,陈兵三国边境,展示我天圣铁血之威!若其敢有异动,便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灭其国威!同时,严查境内与三国暗通款曲之奸佞,断其内应!唯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示弱求和,只会让这些蛮夷更加猖狂,视我天圣为可欺之肥羊!此乃自取其辱,有损国威!”他字字铿锵,充满了主战的强硬与对萧远山“畏战”的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