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回娘家(第2页)
徐桂英屋里铁盒里还锁着章家的欠条。
章家欠的钱都还没还。
这都两年多过去了,徐桂英很久都没听到过章家的消息。
王婶也就只是路过,没看到最后,不知道吵得咋样了。
王婶又道:“算起来,刘爱梅是不是也快出狱了。”
徐桂英嗯声:“应该十月初吧。”
“你可得小心点,免得又被缠上了。”
刘爱梅那种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有机会就会往上爬。
徐桂英正要说话,屋里传来喊声,“妈,吃饭了。”
徐桂英问王婶,“走,去我家吃饭。”
“不吃不吃,我早都吃过了,你赶紧去吃吧,吃完了,我们去散步。”
“成。”
王婶就一个儿子,他儿子在沪市念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沪市工作了,一般过年过节才回来,儿子儿媳结婚三四年了,还没个一儿半女,王婶急也不行,后来就随便了,反正有了孙子也是留在沪市,还不如近邻相处的多。
-
次日,宋阳民两口子就骑车回了扁担村。
钱明远和钱书荣去干活了,家里只有钱奶奶他们在。
钱桃好奇的看着姑姑他们的自行车,宋阳民骑车带钱桃兜了一圈。
钱玉桉和白慧,林玲在厨房里忙活,听说了钱书荣打算进城学手艺的事。
钱玉桉惊讶道:“去学修车?”
白慧点头,“你三舅妈的外甥就在城里修车厂干活,一个月效益好的话,能挣三四十呢。”
这年头懂修小汽车的人不多,到时候钱书荣学了手艺,干几年,就在扁担村进城的城郊附近开家修车店,照着以后发展,肯定买小汽车的人越来越多。
林玲:“玉桉,你觉得咋样?”
钱玉桉也觉得行,反正学门手艺比卖力气干活好。
等宋阳民钱桃回来后,也知道了钱书荣要去学修车的事,“挺好的,现在修车工还挺紧缺的。”
就光宋阳民知道的,有些手艺好的,还能帮人改装车,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不管钱书荣是继续修车,还是进机械厂都有优势。
等到中午钱明远和钱书荣回来后,一家人又商量了下钱书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