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行脚人间?笑破迷关(第2页)
---
行脚至淮西某县,却见愁云惨雾笼罩。新任县令贪婪刻薄,巧立名目,强征暴敛。正值青黄不接,县衙差役如狼似虎,挨家挨户搜刮,连鸡窝里最后一个蛋、灶台边半袋救命的糠麸都不放过。百姓敢怒不敢言,眼中尽是麻木与绝望,街头巷尾,唯余死寂与压抑的抽泣。
契此的靛蓝布袋出现在死气沉沉的县衙门口。他不化缘,不念经,更不递状纸。只在衙门口那对呲牙咧嘴的石狮子旁边,寻了块光滑的青石板,一屁股坐下。袒露的肚皮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圆脸上挂着那万年不变的、温吞憨厚的笑容,一双清澈的眼睛,就这么笑呵呵地望着县衙那两扇朱漆剥落、却依旧森严紧闭的大门。
第一日,差役进出,见他这副模样,只当是个疯癫和尚,嗤笑几声便不再理会。契此依旧坐着,笑呵呵地看着他们手里拎着的鸡鸭、肩上扛着的米袋。
第二日,日头毒辣,石板被晒得滚烫。契此袒露的脊背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却恍若未觉,依旧端坐如钟,脸上笑容不减,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把破蒲扇,慢悠悠地给自己扇着风,目光依旧追随着每一个进出衙门的差役和那些被押送来的、面如死灰的百姓。他的笑容,在这片愁云惨雾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刺眼。
第三日,县令坐不住了。衙门里的气氛被这门口坐着的、无声的笑脸搅得莫名烦躁。他派师爷出来呵斥:“哪来的野和尚!在此装疯卖傻,成何体统?再不滚开,小心板子伺候!”
契此仿佛没听见师爷尖利的呵斥,依旧笑呵呵地摇着蒲扇。直到师爷气得跳脚,几乎要唤差役动手时,他才慢吞吞地站起身,拍了拍沾满尘土的僧裤,脸上笑容丝毫未变。在师爷和闻声聚拢来的百姓惊愕目光中,他解下肩头那个鼓鼓囊囊的靛蓝大布袋,双手抓住袋底,猛地往青石板上一倒!
哗啦啦——!
不是经书,不是干粮,更不是法器!
无数黄澄澄、沉甸甸的铜钱,如同决堤的洪水,从布袋口喷涌而出!顷刻间在衙门口的青石板上堆成了一座金光闪闪、耀人眼目的小山!铜钱碰撞滚动,发出清脆悦耳又令人心惊肉跳的声响。
“哎呀!这不是王寡妇家被抢走的传家金镯子熔的铜钱吗?上面还有她爹刻的记号!”
“天爷!那串大钱…是我爹攒了一辈子、藏在灶膛里给柱子娶媳妇的钱!被他们翻出来抢走的!”
“快看!那枚缺角的…是李铁匠铺子这个月交的‘平安钱’!狗官!”
百姓的惊呼声、指认声瞬间炸开!每一枚被倒出的铜钱,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闻讯赶出、站在钱山前目瞪口呆的县令脸上!那贪婪刻薄的县令,此刻面皮由白转红,由红转紫,最后变得如同猪肝一般,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滚而下,指着契此的手指抖如风中落叶,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衙门口的死寂被彻底打破,压抑已久的怒火与冤屈在铜钱刺目的光芒和契此憨厚笑容的催化下,轰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