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道脉衰?三清蒙尘(第2页)

 

金鳌岛,碧游宫。

 

曾经万仙来朝、有教无类的截教祖庭,如今彻底沦为被遗忘的废墟。昔日仙岛悬浮东海,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如今,笼罩岛屿的守护大阵早已在灵气枯竭中崩溃消散,岛屿本身因失去灵脉支撑,大半沉入浑浊的海水之下,只余下些许残破的峰峦和宫阙基座裸露于波涛之上,如同巨兽的森森白骨。

 

碧游宫的主殿,仅剩下几根断裂的巨柱和倾倒的、爬满海藻与藤壶的残垣断壁。巨大的“碧游宫”牌匾斜插在淤泥之中,字迹被海水侵蚀得模糊不清。象征着截教“截取一线生机”精神的万仙阵阵图石刻,或被海浪磨平,或被海藻覆盖,昔日凌厉的剑意与磅礴的阵道灵韵荡然无存。通天教主的神像不知所踪,或许早已沉入冰冷的海底深渊。唯有呼啸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穿过断壁残垣,发出如同万仙泣血的呜咽悲鸣。金鳌岛,连同它所承载的截教精神,已被末法的大潮彻底吞没。

 

---

 

三清祖庭的衰败,如同雪崩的开端,彻底摧毁了下方道门的根基。曾经与三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享誉人间的道教名山福地,此刻正经历着更为残酷的挣扎与消亡。

 

龙虎山,天师府。

 

这座统领正一道脉、享人间香火千载的祖庭,如今门庭冷落。山门前象征降妖伏魔的雌雄斩邪剑石雕,剑锋崩缺,爬满苔藓。府内,历代天师画像蒙尘,不少画卷因缺乏灵气护持而开始脆化剥落。现任张天师,一位面容愁苦、道袍洗得发白的中年人,正指挥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小道士,将库房里一些品相尚可、但灵气已近乎消散的法器、符箓打包。这些都是准备送到山下城镇典当行,换取维系山门最低限度运转的米粮和盐巴。曾经视为根本、传承有序的《正一盟威符箓》孤本,如今被小心翼翼地锁在最底层库房,不是怕人偷学,而是怕频繁翻阅加速其朽坏。张天师望着打包的法器,眼中尽是苦涩,低声对身边老道叹息:“祖师爷留下的家底…快当光了。这‘道’,怕是要断在吾辈手中…”

 

茅山,上清宗。

 

符箓丹鼎闻名天下的茅山,此刻更显凄惶。山间清泉枯竭,药圃里那些需要灵气滋养的珍贵灵药早已死绝,只剩下几垄蔫黄的凡俗草药在苟延残喘。宗坛之内,绘制符箓所需的朱砂、灵墨品质暴跌,画出的符箓效力十不存一,连驱散寻常阴煞都勉为其难。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守着几盏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用枯瘦颤抖的手指,一遍遍临摹着祖师传下的符书。画出的符箓,不再是沟通天地、役使鬼神的玄妙法旨,更像是一种寄托绝望的、聊以自慰的仪式。山下村镇,偶有百姓来求符驱邪,老道士们也只能拿出些效力微弱的平安符,换回几个铜板或几枚鸡蛋,勉强糊口。曾经受人敬仰的“茅山道长”,如今在凡人口中,已与江湖术士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