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武道式微?科技萌芽(第3页)
“不对…还是不对…”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传统‘石牛流马’的木齿轮强度不够,承受不住连续冲击…玄铁又太重,能耗比太低…” 他烦躁地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目光扫过角落里一个半成品——一个仅有躯干和一条手臂的金属骨架,关节处由复杂的齿轮和轴承连接,动力源是几块压缩到极致的强力兽筋扭力盘。
他放弃了图纸,走到那半成品前,拿起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手臂关节处的一个微小齿轮啮合角度。他的动作专注而灵巧,指尖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痴迷。
“武道?” 墨衡一边调试,一边自嘲地低语,眼中没有向往,只有一种被现实磨砺出的冷静,“筋骨打熬太苦,天地感悟太玄…我辈筋骨凡胎,何必去撞那南墙?” 他轻轻拨动一个精巧的杠杆,那金属手臂在兽筋扭力盘的驱动下,发出“咔哒”一声,猛地向前挥出一拳!虽然缓慢,却带着一种稳定、精准、不知疲倦的力量感。
“器物之力,虽源自人手,却可超越人手之限。” 他看着那定格的金属拳头,疲惫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微弱却执拗的光,“不修自身,便假于外物!省下的力气,便是活路,便是…新的路!” 墨衡,这个被武道拒之门外的“失败者”,正用他的巧思和锉刀,为后世开辟一条截然不同的、以“省力”和“外物”为核心的道路。科技的火种,在挫折与实用主义的土壤里,悄然点燃。
---
寒山矿坑中,齿轮咬合的嘎吱声替代了力士的号子;清河岸边,水轮流转的韵律取代了推磨的喘息;废弃山谷里,金属关节的咔哒声诉说着新的可能。武道的光芒依旧在残存的武碑和老拳师的故事中闪烁,却难掩其式微的颓势。
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不以筋骨为基、不向天地问道、只求以器物省力、以巧思代劳的纪元,已在洪荒的角落悄然萌芽。它的名字或许还未被世人熟知,但它所代表的“懒人智慧”——以最小的自身消耗,撬动最大的生存便利——正如同初春的野草,在武道式微的荒野上,顽强地探出了第一抹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