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蒸汽动力?煤矿铁矿助革新(第2页)

 

---

 

云河纺织厂·铁织娘舞

 

千里之外,云河之畔。曾经机杼声声、数百织工挥汗如雨的“云裳坊”,早已被一座占地辽阔、红砖垒砌的巨大厂房取代。厂房上空,数根高耸的烟囱正源源不断地喷吐着滚滚浓烟,混合着水汽,在天空形成一片灰白的云带。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棉絮的微尘、润滑油脂的味道,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低沉而富有节奏的轰鸣——那是“蒸汽心脏”在搏动!

 

厂房内部,景象令人目眩神迷!巨大的空间被一排排整齐的钢铁巨兽占据。每一台“蒸汽织布机”都如同精密的钢铁森林。核心是一台台轰鸣的卧式蒸汽机,粗壮的曲轴连杆如同不知疲倦的铁臂,带动着上方复杂如迷宫般的传动轴、齿轮组和凸轮系统!这些冰冷的金属部件精准咬合、旋转、往复,将狂暴的蒸汽之力,转化为成千上万根纱线精确无比的牵引、交织、打纬!

 

纬梭不再是手工投掷,而是在滑轨和弹簧的驱动下,在密集的经线间快如闪电般穿梭,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残影!打纬的钢筘沉重而精准地撞击着纬线,发出密集如雨点般的“哐当”声!巨大的卷布轴在齿轮的驱动下,匀速转动,将刚织出的、宽达数尺的雪白棉布如同流水般卷起!

 

厂房内,女工们的身影依旧存在,但角色已彻底改变。她们不再需要耗尽目力和体力去手动引纬、打纬,而是在织机间轻盈地巡视。她们的任务是:及时接续断开的纱线,更换用完的纱锭,检查布匹的瑕疵。汗水少了,专注的目光却落在飞梭与布面上,确保这钢铁洪流般高效的生产不被打断。

 

老织工赵嬷嬷背着手,在轰鸣的织机间缓缓踱步。她布满皱纹的手抚过一卷刚下机的、平滑如镜的棉布,触手温软厚实,纹理细密均匀,远胜她年轻时耗尽心血才能织出的粗布。

 

“铁织娘…好一群不知疲倦的铁织娘啊…” 她喃喃自语,声音被机器的轰鸣淹没大半,眼中却没有失落,只有深深的感慨。“一天织的布,抵得上老婆子年轻时一个月的活计…这蒸汽之力,真是…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省下的不仅是劳力,更是解放了创造力的枷锁。曾经被繁重劳作压弯的腰肢,如今挺直了许多,眼神中也多了几分从容。


---

 

怒龙江畔·铁龙破浪

 

怒龙江,这条见证了武道崛起与机关术兴盛的古老江河,此刻正迎来它航道史上最震撼的变革。

 

江畔新建的巨大船坞内,一艘庞然大物已初露峥嵘。它通体由厚重的钢板铆接而成,线条刚硬,与传统的木船曲线截然不同。船体中央,一座巨大的烟囱如同指向苍穹的铁指,尚未点燃,却已散发出威严。这便是“洪荒号”——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明轮船!

 

船坞旁,巨大的蒸汽锻锤正轰鸣着,将烧红的铁锭锻造成粗大的铆钉和龙骨构件。蒸汽驱动的龙门吊车,轻松吊装着沉重的钢板,将其精准地铆合在船体上。效率之高,令一旁传统造船作坊的木匠们看得目瞪口呆,手中的斧凿仿佛成了孩童的玩具。

 

船首甲板,墨家巨子公输衍与几位核心弟子,正围着一个巨大的模型激烈讨论。模型中央是一个精巧的蒸汽机原型,两侧连接着巨大的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