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岚谈规划(2)
赛沫岚伸手轻轻拍了拍刘备宽厚的肩膀,指尖触到的是浸透汗水的粗布战袍,这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眼前这位胸怀大志的将军,即便身处困境,也始终心系百姓。
赛沫岚理了理思绪,缓缓开口:“刘将军,我思虑许久,觉得首要之事,便是废除连坐制度。”
话音未落,刘备手中握着的竹简微微一颤,目光里闪过一丝惊讶,显然这提议出乎他的意料。
赛沫岚见状,继续解释道:“如今局势动荡,常有士兵因各种缘由投降敌军。”
“依现行连坐之法,一人降敌,其家人、同伍皆要受罚。”
“可仔细想来,这些士兵何尝不是为了求生?”
“他们中许多人来自贫苦之家,家中老小嗷嗷待哺,在生死存亡之际,难免会做出无奈之举。”
赛沫岚顿了顿,观察到刘备眉头微皱,似有疑虑。
她便接着说:“我猜刘将军担心的是,若不施行连坐,士兵们会串通一气,集体投奔敌军。”
“这顾虑合情合理,毕竟在这乱世,人心难测。”
说着,赛沫岚轻轻叹了口气,“但严刑峻法之下,虽能震慑一时,却也寒了将士们的心。”
“若能只追究降敌者个人之责,反而能让其他士兵感受到将军的仁德,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
说到这里,赛沫岚想起自己的经历,语气变得柔和起来:“就拿我来说,那日若不是将军在城外设粥棚。”
“免费施粥给饥民,我也不会去领粥,更不会有幸结识关将军。”
“这乱世之中,人人都在为活下去挣扎,将军的善举,让我看到了希望。”
“同样,对士兵们施以仁德,他们必定也会感念将军的恩情。”
刘备静静听着,手中摩挲着竹简,陷入沉思。
衙门外,传来阵阵更鼓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坚定而诚恳:“这个我没问题。”
“就依姑娘所言,废除连坐。”
“我刘备虽势单力薄,但向来以仁义为本,此番定要让将士们知道,跟着我刘备,不用担惊受怕,家人也能平安!”
说罢,他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赛沫岚望着案上摊开的舆图,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边缘微微起毛的羊皮:\"刘将军,这第二件事,关乎军心所向。”
我们要让士兵真正明白,自己究竟为谁而战。\"
刘备搁下手中的兵书,案几上的铜镇纸与竹简相撞发出轻响。
\"如今募兵多以钱粮相诱,\"赛沫岚拾起一根炭笔,在舆图上点出几个城池,\"可刀剑无眼,战场无情。”
“仅凭银钱如何能让将士们舍生忘死?”
“唯有让他们知道,手中长枪守的是大汉疆土,护的是百姓炊烟,这才是真正的信念。\"
赛沫岚突然想起史书里那些热血沸腾的画面,语气不自觉染上几分激昂:\"您看,只有让士兵们相信。”
“跟着大汉,他们的父母能安享晚年,妻儿能免受饥寒,这才是比任何军令都更有力的征召。\"
刘备起身踱步,腰间玉珏随着步伐轻晃,发出清越声响:\"只是如今汉室衰微...\"
话音未落,便被赛沫岚打断。
她眼中闪过一抹锐利:\"正是因为衰微,才更要重塑信念!”
“就像后世龙国那位年少立志的丞相,高呼'为龙国之崛起而读书',字字千钧。”
“若将这份志气化入军中,让每个士兵都以'为大汉之崛起而战'为己任,何愁军心不齐?\"
刘备猛地驻足,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绘着墙面上,竟生出几分巍峨之势。
他抚须而笑,声如洪钟:\"姑娘所言,令刘某茅塞顿开。”
赛沫岚却摆了摆手,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刘将军不必如此见外,唤我小岚即可。”
“我们后世之人,最重一个'真'字,少了许多繁文缛节~说白了,就是双方之间真心交流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