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血临摹
第一幕:北邙悲
北邙山,汉家王侯将相长眠之地,此刻却笼罩在,天地震怒般的狂暴之中。
狂风如同失控的巨兽,在连绵起伏的坟冢间,咆哮冲撞。
卷起漫天枯枝败叶,和冰冷的雨鞭,抽打着沉默的墓碑。
惨白的闪电撕裂厚重的乌云,瞬间将天地映照得一片森然惨白。
震耳欲聋的炸雷,仿佛就在头顶滚动,震得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
豆大的雨点,砸在古老的石碑、石兽和泥泞的土地上。
发出噼啪的爆响,汇聚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喧嚣。
就在这片,仿佛末日降临的狂风暴雨中。
在崔氏家族墓地,那片最为古老、碑石最为高大的核心区域。
却亮起了,点点微弱、却异常顽强的火光!
那是火把!数十支简陋的、用浸透松脂的布条,缠绕木棍,制成的火把。
在狂风中,艰难地燃烧着,火苗被拉扯得忽明忽灭,发出“呼呼”的哀鸣。
摇曳的火光下,映照出一群,如同风中残烛般的身影,褚怀璧就站在最前方。
他身上的旧儒衫,早已被冰冷的雨水彻底浸透,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身体上。
冻得他脸色青紫,嘴唇乌黑,身体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着。
雨水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和胡须,不断流淌,模糊了他的视线。
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执拗光芒。
死死盯着面前那块,被雨水冲刷得发亮、高达近丈的,崔氏始祖“崔琰功德碑”。
碑上庄重肃穆的汉隶铭文,在闪电的照耀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他身后,是数十名同样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寒门学子。
他们大多年轻,面黄肌瘦,是褚怀璧在邺城废墟中,“寒门学堂”里仅存的火种。
此刻,他们每人手中,都紧紧攥着一块,边缘锋利的陶片或半截断刃。
脸上混杂着恐惧、悲愤,还有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决绝。
火把的光,映在他们年轻的、因寒冷和激动而扭曲的脸上,如同跳跃的鬼火。
“诸君!”褚怀璧的声音,在风雷的咆哮中,显得异常微弱。
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他用尽力气嘶喊,声音嘶哑如同破锣。
“杜预逆贼!以字刑辱我儒林!篡改碑文!”
“污蔑天王!欲绝我汉家文脉!断我士庶脊梁!”
他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佝偻着腰。
一口暗红色的血沫,喷溅在泥泞的地面和面前的石碑上,瞬间被雨水冲淡。
他挣扎着直起身,毫不在意嘴角的血迹。
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那块巨大的崔琰碑。
“真碑在此!真史在此!真魂…亦在此!”
“今夜!我辈寒微,无力执戈杀贼!唯以…心头热血!骨中气节!”
“临此真碑!以血…还血!以字…正字!”
第二幕: 血临摹
话音未落,褚怀璧猛地抬起右手,举起手中,那半截生锈的断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