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长夜宫(四)(第2页)
伊尹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君王亦治天下而已。”
夏桀又问:“何以治天下?”
伊尹回答道:“仁民。”
“何以仁民?”
“任贤。”
“何以知贤?”
“正直而忠谏者贤。”
夏桀默然不语,伊尹也不多说话,缄口不言。自古伴君如伴虎,言多必有失。少说话,多做事,话说多了容易被人抓住话柄,别有用心之人更会断章取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肯定会把你的话曲解了。
夏桀说道:“群臣喧哗朝堂,是否因为法令不严,他们才敢目无法纪,为所欲为?”
伊尹回答道:“君王只有赏罚分明,老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自然臣服。”
赵良、曹触龙和于莘等人只是听着,并没有人多言,也没有人插话。
听完伊尹的一番话之后,夏桀遂罢朝还宫,心里觉得对伊尹有愧,于是下命令释放诸臣士和囚徒。
在夏桀的眼里,伊尹是圣贤之人。圣贤之人在那个年代如同神一样的存在,地位和巫师几乎不相上下。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二月份,夏桀又役民夫数万,开聆隧,修长夜宫,凿池五十里。民夫大怨。夏桀修建聆隧和长夜宫,不仅劳民伤财,并且民怨沸腾。但是老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人微言轻,只能逆来顺受。
少师曹触龙、卿士于莘和侯知性、武能言都聚集到了太师赵良的府上,他们这些人当然把关龙逢、费昌、育潜、逢元和黄图等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太师赵良没有召集他们,这些人却不约而同的都来了。既是有默契,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罢了。
商侯天乙和伊尹来了,他们都觉得这两个人是威胁,是祸害。不过还没到了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的时候。
互相之间都没有撕破脸皮的必要,还保持着一张窗户纸的距离。
窗户纸可是一捅就破的。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太师赵良这些人和关龙逢、费昌等人的距离其实就是隔了一层窗户纸,或者一层纱。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像极了恋爱和初恋。每个人和自己敌人的关系都是如此的微妙。敌人会使你成长,并且变得无比强大。
朋友就是为你雪中送炭之人,切记救急不救穷。
富贵险中求啊!
商侯天乙和空桑儿伊尹主仆四人都住到了费昌费侯爷的府中。鬼使神差的,关龙逢和黄图、育潜、逢元等人也是不约而同来到了费昌的府邸,他们找费昌侯爷和商侯伊尹等人有要事相商。其实这种聚会是犯了皇家大忌的,有结党营私和朋党之嫌。
事关重大,他们这些人也只能豁出去啦!为了夏王朝的江山社稷,关龙逢和黄图等人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呀!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总有一些人会站出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也是在所不惜!
关龙逢等人和费昌、商侯天乙、伊尹等人商量的议题主要是围绕着夏桀重新修建聆隧和长夜宫之事,他们想方设法想要阻止夏桀继续劳民伤财,必要时要冒死进谏,以死相逼!对于关龙逢和黄图的提议,费昌是连连摇头,觉得不妥,此事应该从长计议,不能鲁莽行事。费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目光自然而然的转向了商侯天乙和空桑儿伊尹。
商侯天乙模棱两可,他觉得贸然进谏肯定不妥,想要劝谏桀王,应该寻找时机,还有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时机恰到好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欲速则不达,事半功半,功亏一篑呀!
众人的观点是各有各的道理。伊尹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伊尹说道:“桀王修建聆隧和长夜宫,已经是势在必行,根本无法阻止,要知道覆水难收啊!桀王修建长夜宫已经不是箭在弦上,而是离弦之箭……”
朝士黄图说道:“既然是离弦之箭,终究会变成强弩之末的。长夜宫中烛影摇红,灯火辉煌,总有油尽灯枯之时,恐怕到时候悔之晚矣啊!”
费昌侯爷叹息了一声说道:“君王一意孤行,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如同被鬼迷了心窍一样。我们此时给君王泼冷水,如同火上浇油,弄不好会引火烧身的?”
朝士黄图慷慨激昂的说道:“只要君王可以回心转意,我们为民请愿,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