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少年宫
村里的陈父陈母,其实也有写信过来让陈泽明他们回老家过年,但都被陈泽明以没有时间拒绝了。
不过还是买了一些东西寄回去的,挑了一些京都供销社里卖得最好的东西,像点心,鞋子帽子手套毛线这些东西,都买了一些给陈父陈母寄过去。
陈泽明还顺便写了信告诉家里人,现在外面可以做小生意了,要是家里人有这种想法的,可以去试一试。
要不然光靠村里的那点工分是远远富不起来的。
陈泽明写的时候,还听取了丈母娘的意见,要是没有时间去街上摆摊,也可以在村里开个小卖部,卖点村里所需要的东西,像油盐酱醋啊,小孩子的零食玩具啊,烟酒啊,这么多东西,总会有人需要的。
如果觉得手艺好的,可以做点吃食,到工厂门口那里去摆摊,只要手艺好,脸皮够厚,收入就不会少。
还有山里的山货呀,小河里的鱼虾啊,泥鳅啊,菜园子里的菜啊,这些都可以拿出去卖的。
陈泽明知道他爸作为大队长,这报纸上的消息肯定也都知道了,但就是村里人的思想作祟,一时不敢迈出这一步。
因此,他还洋洋洒洒地把他在街上看到的所见所闻,一一都跟他爸说了。
他这劝都劝了,还说要是家里的大哥二哥有心思的话,没有本钱可以找他借。他钱不是很多,但还是能拿出来两三百块钱的。如果他爸也不重视,那他就没有办法了。
陈泽明想,要是他丈母娘手上没钱的话,他丈母娘肯定会愿意去摆地摊的,都不用跟他跟姜珊知会一声。
现在虽说没有去摆地摊,但也买了一座房子租给别人了,租金是一年一结的,靠着这租金,他丈母娘的生活也差不到哪去。
陈泽明刚开始听自家媳妇说,说丈母娘在她的学校旁边买了一座平房的时候,心里就不由得感叹,他丈母娘还是太先进了,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比他爹娘强多了。
作为一家之主,手里的存款比丈母娘还少,这说出去谁相信啊?
一家四口的年夜饭,温馨又简单,守夜的时候,陆婉芝就说了。
“这附近有座少年宫,我带小逸去看过,里面教的东西还蛮多的,小逸也挺感兴趣的,我想着过段时间天暖和了,就让他去那里学习学习。”
现在这街道是有托儿所,但都是看孩子而已,里面学的东西可没有少年宫里的多,陆婉芝就想,既然孩子要上学的话,还不如学点有用的。
姜珊跟陈泽明听了,面面相觑,看着坐在一旁的小不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