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四合院第一次采购(三)

次日,吃完早饭,简述将采购到的食盐拿了出来。


 食盐是那种一百斤一袋的大包装。


 简述正打算将它拎到暖房那边呢。


 老齐头在一旁悠悠地说道:“怎么买了这么多细盐?”


 接着,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你不会是想用它来腌咸菜吧?”


 简述的动作一愣,这才想起这个时代的人,不管是腌菜还是制酱用的都是那种大粒的粗盐。


 这种粗盐的统销价是0.13元一斤,比细盐便宜一分钱。


 57年买盐是要票证的,虽然没有查到具体数据,但根据60年的资料显示:


 城镇?每人每月可以购买0.5公斤食盐,一年就是12斤;


 农村?每人每月0.6公斤食盐,一年就是14.4斤。


 不要觉得这个量很多,这里面还包括了酱油、豆瓣酱等含盐类调味料,这么一平均也就不觉得多了。


 再加上这个年代,还没普及大棚种植。一到冬天,菜市场就剩萝卜、白菜了,就连腌制菜也少见。


 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缸,专门腌酸菜。


 少数富裕的家庭,还能再腌几缸子咸菜。


 这时就看出了家里人口多的好处,当然副食品的票据多了,粮食就不一定够吃了,这也算是有一利必有一弊的真实写照了。


 简述从副食品厂采购回来的是细盐,也就是精盐。


 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用精盐腌菜,纯属浪费。


 简述刚穿越过来,虽然已经很小心了,但在细节上还是露出了马脚。


 简述眨着眼睛,试图说服老齐头,他说道:“从副食品厂那边买的,没用票,一百斤才花了13.5元,跟粗盐也差不多,而且精盐腌出来的咸菜,不发苦,越放越香。”


 老齐头将烟杆放在嘴边吸了两口,说道:“咸菜用点粗盐就行了,这些精盐你要是不交任务,就给派出所那边送点,他们食堂的大锅菜都快淡出鸟儿了。”


 像派出所这样的机构有单独的食堂,职工支付粮票和钱购买主食,蔬菜、调料做为福利只要花钱就可以打一份。


 派出所没有专门的采购人员,只有后勤人员,他们采购物资的地点就是供销社和菜市场。


 像油、盐、调料这类限购物资,他们每个月可以按人头购买一定的配额,但这个配额的量很少,只够中午一顿的。


 晚上值班人员,想吃食堂,就得从有限的资源里挤,这味道可想而知。


 简述缩了缩脖子,说道:“那我少留点?”


 老齐头讳莫如深地看了一眼简述,说道:“少留点就行,我今年的盐票还一点没用呢,腌菜足够了。”


 老齐头以前一天三顿都是在派出所吃,这些搬过来,王所长把他的票据都给了他,除了粮票其他的票据都没有扣除已经支用的。


 简述“哦”了一声,让沙满仓从酱园那边搬个坛子过来。


 简述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干净的碗过来当舀子,从大袋子里将盐舀出来,倒进坛子里。


 一个坛子30升,能装六十斤的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