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粮食短缺(第3页)


 “这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庆阳的战事一时半会估计很难结束,每日供给大军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年初山东又屡屡遭到倭寇袭扰,朕本想派兵过去速战速决。”


 “谁能想到那些倭寇狡猾至极,每每遇到大军,便早早的退回海里。”


 “山东本身就缺乏战舰,想要入海追击根本不可能况且大军本身就不熟悉海战。”


 “况且以彼之短击敌之长,属实不是明智之举。”


 “派大军据守,每天只能空耗钱粮。”


 “而一旦大军离开,那些烦人的倭寇便又卷土重来袭扰我大明的子民。”


 “现在光是要负担驻守山东大军的粮草消耗,山东当地的粮仓都已经十分勉强。”


 “朕都不敢想象,要是秋收真的歉收。”


 “朕该去哪里把这批粮食的缺口找出来!”


 对于山东沿海的倭寇朱标自然是了解过的,对此他和几位老师讨论过也无济于事。


 这些倭寇,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朱标突然开口提议道:


 “要不这样,国库虽然没有钱粮,但是商贾手里应该还有!”


 朱元璋皱眉:


 “标儿的莫非想要从商贾手里强征?”


 他当然清楚,商贾手里有不少钱粮。


 毕竟,在他发家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劫掠过当地的豪族和商贾以充作军资。


 然而,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


 当时遍地战乱,各个军阀各据一方。


 对于敌对势力的商贾和豪族抢了就抢了,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然而,现在大明朝已经建立,各地的豪族和商贾都是大明的子民。


 随便的从这些商贾手里掠夺钱粮,或许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


 然而,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有了先例,其他的豪族和商贾就会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朝廷的钱袋子。


 这会严重动摇基层的稳定性。


 如果自己的标儿是这样想的,那他恐怕得好好的考虑一下继承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