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论功行赏(二)(第2页)
李振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首届龙腾班,基础普遍较好,但心高气傲。陈胜同志以其绝对的机甲实力与近乎冷酷的实战化教学作风,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彻底捏合团队,激发个人极限潜能,整体战力提升速度达到项目预期的300%!为后续新型号列装提供了第一批‘种子’教官与测试员骨干。”
周工补充:“第二届学员起点差距较大,如赵大勇(原成绩中下),王磊(原成绩拔尖但训练法存在严重偏向性问题)。陈胜同志根据个人特质,制定严苛的个体化提升方案,同时强化团队协作的神经链接默契训练。第二届学员在首次大规模实装模拟对抗(代号‘磐石’)中,面对预设的极端战场环境(模拟凯撒‘群狼’战术冲击),团队整体稳定性、关键节点支撑韧性、突发状况协同应对能力,皆显着超越首期!”
他重点圈出几个关键点:“赵大勇最终稳定担任小队突击盾位,神经负担指数远超预测阈值仍能保持有效输出;王磊克服单兵冒进习惯,成为团队核心传感器中枢;李玉凰更是在资源匮乏情况下稳定支援多个关键节点,团队生存能力与任务完成效能比首期核心学员组高出27个百分点!两届学员在其带领下,已形成一支具备梯队衔接能力、战术风格互补、可自我复制的顶尖人才方阵!”
主抓全军高级士官与后备力量建设的程光中将仔细看着那些数据曲线,尤其是团队协作的陡峭提升线与伤亡率的断崖式下降,缓缓道:“兵为将之胆,将乃兵之魂。龙腾班,是将星火淬炼出的‘种子’。其价值,在于‘传承’与‘繁衍’!两代学员的成绩,证明了这‘种子’的纯度与生命力。”
他顿了顿,“然,此功虽如磐石根基,却无法立竿见影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其勋绩如静水深流,积累漫长。对比前几项锋芒毕露之功,我认为,三等功既肯定其价值,也符合体系定位。”
陆云河上将虽心喜学员成绩,但也微微点头:“陈胜同志在这两项上是为基石,是铸大匠者。铸匠之功,当贵乎坚韧、长远。定为三等功,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