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失败(四)

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中,唯有陈胜的脚步声清晰地响起。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步伐稳定,表情如同西伯利亚冻土般坚硬寒冷。他无视了弥漫在空气中足以让人崩溃的低气压和绝望,手指在触控屏幕上快速划过,调取着演习的最终数据和回放关键片段。

几秒钟后,那平静到仿佛没有沾染一丝人类情感的男中音,如同最冰冷的判决书,切开了复盘室的沉默:

“预演终止结果通报。”

“核心战略目标:模拟对抗平均单机出击五次以上的敌方机甲集群(预期敌方总出动约200架次),并通过防御施压与精确战术引导,最终累积触发足够规模的敌方‘特殊减员’(不可控机体过载)事件,确保模拟实战累积触发率达到或超过基准值35%。该目标未达成。”

“战术执行结果:第四轮冲击中,我方所有作战单位被确认彻底摧毁。敌目标集群实际承受冲击轮次仅为四轮次。我方未能达成迫使敌方全体平均出击五次以上的战术压迫目标。”

“敌方损失统计:总计损毁44架机甲。其中,确认由不明原因机体严重过载导致能量核心徽商(即‘特殊减员’)共28架,占敌方初始参演机甲总数约31.1%。剩余损毁16架为我方有效反击成果。”

“过程关键节点分析:”

*“第一轮冲击:我方战术协同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误,关键护盾链接点薄弱区被精准集火击穿。开局损失五位主力队员,防御体系瞬间崩解近半。此轮虽成功触发25%的较高‘特殊减员’率(10\/40),但后续持续对抗能力损失惨重。核心防御节点过早暴露。”

*“第二轮冲击:初期防御强度尚可维持。林震队员牺牲性战术突击及最终自爆反击,有效阻断了敌方右翼集群的致命突破企图,争取了时间窗口,并直接达成本轮约22.5%的‘特殊减员’率(9\/40)。但关键防御点王磊、赵大勇相继阵亡,导致防御节点数量锐减,核心压力陡增。”

*“第三轮冲击:在核心承压点即将被敌方全兵力覆盖摧毁的极端环境下,成功实施高风险战术诱导(‘零号机’主动力场干涉)。该战术成功救险,并在一瞬间造成局部高密度打击区出现小范围爆发性‘特殊减员’事件(5\/40,12.5%)。证明了精确区域干扰诱导结合高压力区域投放的战术价值,验证了在高烈度饱和攻击下‘特殊减员’机制(过载崩溃)仍能被部分触发。”说到这里,陈胜的目光极短暂地扫过瘫坐在地上、身体仍在轻微颤抖的李玉凰。

*“第四轮冲击:在仅存两个防御单位、且一个单位严重受损无法提供有效牵制(李玉凰‘游隼’)的情况下,核心承压点(零号机)完全暴露。遭受敌方所有剩余单位的高度协同、不间断、多波次饱和覆盖打击。零号机护盾被高强度持续攻击强行击溃(验证极限护盾持续时间不足)。在彻底被摧毁前,该波次触发‘特殊减员’4架(10%)。证明在核心被彻底孤立打击下,触发效率大幅降低。战术性诱导空间和时间被严重压缩,无力复制第三轮的战果。综合抵抗体系在此阶段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