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三三制编队(第2页)

“核心作战单元:战术大队。三个战术中队构成,配属大队长机一台、副大队长机两台。大队长机负责宏观战场指挥、资源调度、战略目标达成。副大队长机分别侧重战场控制、火力协调与预备队指挥。总编制三十三台机甲。此规模具备在战略方向上独立承担战役级任务的能力,可分割战场,实施多路突击或纵深防御。”

最后,三个大队模型在沙盘上铺开,形成一个庞大的、层次分明的作战集群。

“战略级力量:机甲战斗旅。三个战术大队构成,配属旅长机一台、副旅长机两台。旅部直属侦察、电子对抗、远程火力支援等辅助单位(由现有军种提供或新组建)。总编制一百零二台主战机甲。此规模为龙军未来应对凯撒联邦‘磐石计划’重建机甲军团的核心打击力量,具备战役主导与战略威慑能力。”

陈胜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沉默却眼神锐利的将军们,抛出了最关键、也最务实的一环:

“编制是骨骼,后勤是血脉。每台刑天机甲,无论型号,必须配置专属后勤保障排。该排由机甲工程师、能源技师、武器维护专家、结构修复技师及基础保障人员组成。排长,听命于该机甲的驾驶员——机甲战士。”

此言一出,几位参谋微微挑眉。让战斗英雄去管后勤?

陈胜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驾驶员最了解自身机甲的性能极限、细微损伤、操作习惯。指挥保障排长,确保维护保养指令直达核心,战时紧急抢修决策果断高效。后勤排是机甲的生命线,战士是这条生命线的最终守护者与决策者。这并非降格,而是赋予战士对自身‘武器’的绝对掌控权,是提升战场生存与持续作战能力的核心要素。”

分析室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全息沙盘上,那由陈胜亲手构建的、从“三”这个基础数字不断裂变、组合、壮大的冰冷模型,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力量感与秩序感。模型旁边,自动关联演算出的战场效能对比曲线,清晰地显示出采用此编组模型后,龙军机甲部队在同等数量下,对凯撒联邦可能重建的传统机甲集群形成的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