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重托

昆仑腹地,“盘古”实验室深处,那扇标志着绝对禁区、由高强度晶态合金铸造的厚重闸门无声滑开。

门内并非想象中热火朝天的研发场景,反而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高效运转下的沉静。

巨大的全息工作台悬浮在实验室中央,上面流淌着刑天三型机甲复杂到令人目眩的内部结构图、能量回路图谱以及神经同步矩阵模型。几台造型精密的工程机甲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在角落的装配平台上,机械臂闪烁着待机的幽蓝光芒。

陈胜一身常服,肩章上的两杠三星在冷光源下泛着内敛的光泽。他走进来,脚步很轻,却让工作台旁几个沉浸在数据流中的身影同时抬起了头。

“班长!”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的青年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惊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正是当年腾龙班那个醉心于结构力学的秦峰。

如今的他,脸上褪去了青涩,眉宇间沉淀着技术权威的沉稳,胸前的工牌上印着醒目的“高级结构工程师”。

“班长!”旁边一个身材高瘦、穿着休闲夹克也站了起来,他是周墨,当年在装甲材料应力问题上被陈胜以“蜂巢拓扑结构”折服的材料天才。如今他已是昆仑基地材料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之一,眼神锐利依旧,更多了几分掌控全局的从容。

紧接着,一个身形略显单薄、但眼神如同精密扫描仪般锐利的青年也放下了手中的虚拟数据板,他是叶知秋,曾经在神经算法上崭露头角,如今在“星桥”神经接口优化领域已是举足轻重的专家级人物。

还有几位,都是当年腾龙班的第一批成员。

四年研究所的磨砺,早已将他们从初出茅庐的学员,锻造成了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的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

他们看着走进来的陈胜,眼中都带着敬意和一种“老同学”重逢的亲切感。

“秦工,周工,叶工,”陈胜微微颔首,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又成熟了不少的面孔:“还有诸位老同学,辛苦了。”

他走到巨大的全息工作台前,那上面刑天三型的复杂模型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宇宙。

“都坐。”陈胜示意了一下工作台旁的操作椅,自己也随意地拉过一张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点动,工作台上的全息影像瞬间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