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31章 盐商围剿!老狐设宴藏杀机

长安西市,“聚贤楼”三楼。


 临街雅间,窗户半掩,隔绝了市井喧嚣。


 紫檀大圆桌旁,坐着十三位绫罗绸缎的盐商巨贾,个个面色阴沉。


 主位上,长孙无忌一身素色常服,指尖无声轻叩桌面。


 桌上,几份空白的盐引文书摊开,墨迹未干。


 角落阴影里,侍立着几个气息精悍的仆役。


 空气凝滞,落针可闻。


 “吱呀——”


 门轴转动。


 “哟!诸位财神爷都在呢?对不住对不住,路上被几只不长眼的苍蝇缠住了!”


 李恪人未至,声先到。


 他脸上挂着懒洋洋的笑,一身半旧圆领袍,大剌剌走进来。


 目光一扫,最后落在长孙无忌脸上,随意拱了拱手:“见过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挤出和煦笑意,抬手虚扶:“恪郎君如今是陛下亲封的‘内府监制’,日理万机,能拨冗前来,老夫深感荣幸。快请坐。”他指了指自己下首特意空出的首席位置。


 李恪毫不推辞,一屁股坐下,瞥了眼桌上文书,嘴角勾起玩味弧度:“哦?这是要签和约?小子何德何能,让诸位前辈如此抬举?惶恐啊。”


 这话像火星子,瞬间点燃了吴记盐行大掌柜吴德贵的怒火。


 他前些日子在宫门前丢了大人,此刻恨意冲顶,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李恪鼻子:“长孙大人!休听他油嘴滑舌!李恪!你私制精盐,贱价冲市,坏了祖宗定下的盐行规矩,乱了朝廷盐法纲纪!害得我等正经盐商门可罗雀,难以为继!此乃祸乱盐政,动摇国本!请长孙大人主持公道,严惩此子!”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李恪脸上。


 “对!严惩李恪!”


 “此乃私盐大案,绝不可姑息!”


 “请长孙大人做主!”


 其余盐商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起身,群情汹汹。


 雅间内顿时吵嚷一片。


 角落里的精悍仆役,肌肉悄然绷紧。


 长孙无忌眉头微蹙,抬手虚按。


 他看向李恪,语气带着长辈般的无奈与责备:“恪郎君,你也听到了。长安盐市,百年经营,自有其法度规矩。你虽有内府监制之名,行事却过于急切,失了分寸,惹得怨声载道。老夫今日设宴,本是一片苦心,欲居中调停,化干戈为玉帛。”


 他话锋一转,图穷匕见。


 “只要你肯退让一步,遵守盐行规矩,接受商会统一定价,再拿出三成份子供在座诸位参股,共享其利。这份盐引文书签下,往后大家便是同舟共济的同僚,一同为陛下效力,岂不美哉?”话里话外,既要夺利,更要夺权。


 李恪脸上的微笑慢慢消失。


 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节拍,仿佛在欣赏一出闹剧。


 等喧嚣稍歇,他才抬眼。


 目光斜瞟面红耳赤的吴德贵:“主持公道?吴掌柜,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听着可真新鲜。”


 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住了所有嘈杂。


 吴德贵被他看得心头一突:“你…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李恪嗤笑一声。


 慢悠悠从怀中掏出一个厚实的、用油布仔细包裹的卷轴。


 随手往紫檀桌面一丢。


 “咚”的一声闷响,震得所有人眼皮一跳。


 “吴掌柜,还有在座的诸位财神爷。谈公道之前,小子斗胆,想请教诸位几个小问题。”


 李恪声音清晰,一字一顿。


 “贞观十一年春,吴记自扬州发船,报官盐五百石,实载几何?损耗又是几何?”


 “贞观十二年冬,王家在河东道盐场,账册上的出盐量,与税吏手上的记录,为何差了整整三成?”


 “贞观十三年夏,赵家、钱家等十三家联手压价,排挤小盐商,垄断西市盐价,那多出来的利钱,入了谁的口袋?又漏了多少该缴的市税?”


 他每问一句,被点到名的盐商脸色就白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