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35章 麦苗打脸!王石头下巴危矣(第2页)

 李世民这刀子借得真顺手,清理门户都不脏自己手。挺好。


 外头风波暂息,李恪一头扎进地里。光有好犁?不够。


 他脑子里那些现代农学的法子,得用起来。


 他指挥流民在工坊角落挖了几个深坑,将每日收集的人畜粪便、灶膛里的草木灰、磨坊废弃的豆渣、伙房烂菜叶子统统倒进去,浇上河水搅拌均匀,最后盖上厚厚一层土密封发酵。


 几日后,一股浓烈刺鼻、令人作呕的气味弥漫开来。


 “呕…恪哥!这味儿…顶风臭三里啊!”长孙冲捏着鼻子,脸皱成苦瓜,躲得老远,“咱这…这是弄啥嘞?”


 “堆肥。”李恪面不改色,指挥流民将坑里发酵好的黑褐色、粘稠如膏的东西挖出来,心里吐槽:


 跟你们讲有机质、微生物分解、氮磷钾,你们懂么?这叫科学种田!


 “好东西,地里庄稼就靠它吃饱长壮。”


 当李恪带人挑着几大桶这气味惊人的“宝贝”到试验田施肥时,附近的老农们彻底炸了。


 “天老爷!李郎君!你…你往这熟地里浇大粪汤子?!”


 王石头闻着味儿赶来,看着地里被泼洒开的黑乎乎粘稠物,脸都绿了,捏着鼻子连连后退,仿佛那地里爬满了蛆虫,


 “造孽啊!这地…这地算是完了!明年别说收粮,草都不长!祖宗八辈儿就没见过这么糟践地的!”


 “可不是嘛!瞎胡闹!”


 “白瞎了这好地和新犁!”


 老农们远远围着,指指点点,脸上又是痛惜又是鄙夷。


 李恪懒得费口舌解释微生物分解和土壤改良,只让流民把堆肥均匀撒进深翻松软的土里。


 实践出真知,夏收见分晓。


 开春,冬小麦苗刚怯生生探出寸许绿芽,李恪又带人下地了。


 这次,他要求流民将麦苗间的株距,比老农们世代遵循的“稀谷秀大穗”老规矩,硬生生缩小了一半!


 “郎君!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一个老把式实在忍不住,隔着田埂急得跺脚,“苗挤苗,不透风不见光,都得憋成黄秧子!长不高,抽不出穗!您这…这又是哪路神仙传下的法子?”


 老农们纷纷摇头,觉得这李郎君炼铁是把好手,可种地?纯粹是败家子胡闹!


 王石头气得胡子直翘,背着手在自己地头烦躁地转圈,时不时恨铁不成钢地瞪一眼隔壁那三亩“瞎搞”的田,嘴里骂骂咧咧:“胡闹!败家!”


 这些动静,自然落入了某些有心人眼里。


 一日,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油车停在工坊外。


 下来个穿着体面绸衫的管事,自称赵国公府上,奉主人之命送来两匹上好的细葛布,“慰劳恪郎君钻研稼穑之辛劳”。


 李恪笑容满面地收下,客客气气将人送走。转头对长孙冲使了个眼色。


 长孙冲会意,立刻换上粗布衣裳,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果然,那管事离开工坊,并未回城,而是七拐八绕到了城南,在那三亩试验田边徘徊良久,尤其对着田里那些因李恪故意控制浇水量而显得蔫头耷脑、挤挤挨挨的麦苗,看得格外仔细,脸上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这才心满意足地登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