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168章 皇舆西巡定民心(第3页)

 

长安最好的官坊,月产精绢也不过万匹!

 

棉布虽不如绢贵重,可这产量,太惊人了!

 

这意味着多少财富,多少军需?

 

李治看着眼前钢铁与人力协奏的“生产狂想曲”,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在微微震动,心神剧震。

 

这不是奇技淫巧,是能动摇国本的生产力!

 

安西富庶的根基,原来在这里!

 

他终于明白,李恪凭什么能撑住对吐蕃的经济绞索,又敢开口要矿权!

 

水泥筑路建房,神药救人,利器强兵,再加上这恐怖的棉布产量……

 

皇兄在安西,竟打造了一个近乎自给自足、潜力无穷的小王国!

 

离乱与富庶,安定与威胁,在李治心里激烈冲撞。

 

他看向身旁的李恪,对方垂首恭立,神情平静得像眼前的辉煌与自己无关。

 

这份深沉,更让李治心里一凛。

 

御驾驻跸龟兹王府的第三日晚。

 

盛大的赐宴结束后,李治召李恪入了书房。

 

烛火通明,屋里只有他们兄弟二人。

 

李治默然提笔,饱蘸浓墨,在宣纸上挥毫写下三个遒劲的大字:

 

“安西恪”

 

他放下笔,看着墨迹淋漓的匾额题字,声音平静无波:

 

“皇兄治理安西,文修武备,民生富足,藩篱稳固,功在社稷。”

 

“这匾额赐给皇兄。”

 

“望皇兄永镇西陲,恪尽职守,不负朕望,不负江山。”

 

“安西恪”。

 

既褒奖了治理之功,也隐晦地警示——安西是李恪的安西,更是大唐的安西!你李恪,要安守本分!

 

李恪心里跟明镜似的,立刻撩袍跪倒,深深叩首,声音沉肃:

 

“臣李恪谢陛下隆恩!定当鞠躬尽瘁,守土安民,永固西陲!”

 

“陛下的厚望,臣…铭记于心!”

 

匾额赐下,敲打与安抚并存。

 

李恪心里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些。

 

皇帝这关,暂时算是过了。

 

安西的未来,总算赢得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李恪捧着御笔亲题的匾额,退出书房,正盘算着如何借势巩固安西根基。

 

一阵极急促、带着破音的马蹄嘶喊,像利刃般撕裂了龟兹城的静夜!

 

“八百里加急——!!辽东急报——!!!”

 

风尘仆仆的信使,铠甲上溅着泥和血,滚下马鞍,连滚带爬冲向王府大门,嘶哑的吼叫震彻全府:

 

“高丽…高丽生变!荣留王…被弑!泉盖苏文…泉盖苏文僭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