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227章 国子监增设格物科
安西的格物学堂刚教出两批工匠,长安的街头就传开了新鲜事。
有从安西回来的商队说,那边修桥不用老木匠拉线,拿个叫"矩尺"的玩意儿量量,桥墩就能码得横平竖直;
烧瓷的工匠照着几何图捏坯,烧出来的碗口没一个歪的。
这话传到国子监,老博士们炸了锅。国子监司业王方庆捧着《尚书》拍案:"简直胡闹!丈量算学是小吏做的事,国子生该学经义!"
可吏部侍郎狄仁杰却捧着本《几何原本注》看得入迷——是李恪让人运到长安的,纸价印得比俗本还低,街头书肆摆得堆成山。
"王公您看这个。"他指着书上的"勾股图","修漕渠时按这法子算坡度,能省多少民夫?"
两人吵到朝堂上,正好武后临朝听政。
王方庆跪地奏道:"太后!李恪在安西教'格物',让学子抛经义、学匠活,此风不可长!"
狄仁杰跟着出列:"太后,格物能利民生。去年关中修渠,用安西送来的算学册子,工期短了三成。若国子生能学些实用本事,未必是坏事。"
武后捏着那本《格物初阶》没说话。书页上印着连弩的图纸,旁边注着"三角箭槽省力法"——她认得这连弩,边防军报上说,安西新造的连弩能射穿三层甲。
"这书是谁印的?"她突然问。
内侍忙答:"是恪记书坊,说是'广传学问,不取利',长安的士子几乎人手一本。"
武后嘴角勾了勾——李恪这是明着把"格物"往台面上推。
她若不准,倒显得自己闭目塞听;
若准了,又怕这学问成了李恪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