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228章 五姓七望罢考抗(第2页)
程咬金在旁边啃着胡饼嘟囔:"那些老顽固就是怕了。他们子弟只会背经书,哪会算粮仓容积?真考格物,他们连榜尾都站不住!"
安西的招考告示一贴出去,中原的举子更往这边涌了。
有个曾在长安国子监读书的举子,捧着安西的考题直抹眼泪:"同样是考丈量,长安只考'方田术',安西却问'梯田怎么算'——这才是真要做事啊!"
这事传到崔家祠堂,气得崔老头把茶碗都砸了。
"李恪这是挖咱的根!"他拍着桌子喊,"寒门子弟去了安西,回来更不会把咱放眼里!"可卢家的人却犯了嘀咕:"要不...偷偷让子弟去考?听说安西的官虽远,却能直接管工坊,比在长安熬资历强..."
武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她让人把崔家在洛阳的两处庄园划给了恪记商队,又下旨让江南的盐铁使换了人——新使是寒门出身,最恨士族占着资源不干事。
"太后这是又打又拉啊。"狄仁杰私下对心腹道,"既压着五姓,又不把他们逼反——她是想借李恪的手,磨磨这些老士族的锐气。"
果然,没过几日,郑家就偷偷派了人去安西。
使者穿着商队的衣服,见了李恪就递帖子:"我家主说...若安西的实务科肯收郑家子弟,愿捐五千石粮助安西修渠。"
李恪接过帖子笑了——五姓七望看着铁板一块,实则各有算盘。
郑家在五姓里最弱,怕是怕真被挤出权力圈。
"粮就不必了。"李恪对使者道,"让郑家子弟来考便是——但得跟寒门举子一起考,考不过可不留情。"
使者忙点头:"该!该!"
消息传到长安,崔老头气得差点晕过去。
他让人去质问郑家,郑家却只回了句"为家族计,不得不如此"——罢考的阵营,竟先从内部裂了道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