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军改方案(第2页)

 

“当年老爸主持开发这个平台,看上去下的功夫很深啊……”发现了这一点的李听寒感叹了一句。

 

在邓恩和公孙默的定制机上,李听寒选择了双座型的xtA-119s\a,通过在后座安置先进机载计算机,同时在机身各处安置信息收集和发射装置,将这两架定制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提升了一倍以上,并且更新了探测雷达与火控雷达。

 

当然,大幅更新设备之后,就算基于xtA-119s独创的三代堆+二代堆+电池的方案,供电效率也是非常紧张的,常规作战虽然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想挂载电子战吊舱的话,就有点够呛了。

 

至于伊凡和弗雷迪的定制机,工作就简单多了。两人表示xtA-119s的飞行性能已经够用了,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先进航电,至少要是和廖勇以及娜塔莉亚机相同的水平。

 

他们甚至没有要求安装分布式矢量系统。

 

这给设计团队的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只更换航电设备的话,唯一需要考量的就是供电问题。但是和邓恩两人的专用机不同,他们不需要专门的指挥设备,因此xtA-119s在设计时留出的供电冗余是足够的。

事实上,在更改完航电设备之后,伊凡两人的专用机其实就能开始建造了,但是研发团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还是装上了分布式矢量系统。

 

最麻烦的,实际上是奥利弗和马库斯。两人虽然都对机体的机动性提出了要求,但是方向有些不同。奥利弗要求战斗机优化大气层内的作战能力,而马库斯则是钟情于太空环境作战。

 

针对奥利弗的要求,设计团队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无非是进一步修型,强化发动机等老一套方案。而马库斯那边反倒是比较简单,毕竟分布式矢量系统这个东西,相对于传统的辅助喷口系统,那就是降维打击。

 

因此,在奥利弗的定制机上,团队采取了类似女王隼的设计,想尽一切办法,在数据不低于xtA-119s的前提下,将机身缩短了0.4米,并且矢量喷嘴的偏转角度也比正常的xtA-119s更高。

 

至于马库斯的定制机,则是直接部署了最完整的分布式矢量系统。

 

除了这些之外,包括Ad,pb等先进武器,以及大威力激光机炮等设备,各架定制机也是全部支持的。

 

总之,在设计制造完成交付,进行试驾之后,几位Ace的评价都很不错。

 

李听寒确实没诓他们,这些新的定制机,和女王隼以及独行隼比起来,性能基本上在50%到60%之间。甚至在某些角度,性能已经赶上了这两架定制机。

 

吃完饭后,邓恩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问:“诺埃尔师长,现在人招的怎么样了?”

 

“从预备役和其他基地抽了人,现在来报到的已经有七成了。”诺埃尔回答。

 

“那编制呢?一个舰载航空师有十二个中队啊。”邓恩问。

 

“这就不需要担心了,我和我爸说了,他同意我在师里实践一下我的军改方案。”诺埃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