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突袭(细节已修正(第2页)

 

诸如飞行员在飞机上是飞行员,落地之后原地转职陆战队,一个军官既要负责空军指挥,又要照顾陆军后勤,还得给海军提供航线引导,这种事情在帝国里是常事。

 

常态化的身兼多种职务,还是分属不同军种的,别说在联邦了,在全银河系里都不多见。这倒不是银河系的各国有多重视军人权益,单纯是因为这样会导致士兵的作战效率暴跌而已。

 

像帝国这样,常态化的一人身兼不同军种的多种职务,放在联邦里,他的主官是要因为过度消耗下属的理由,直接被告上军事法庭的。

 

“哎,不用担心,你刚调来空军,懂得不多,你看,这图片的左下角标记了拍摄位置的坐标,这张图的拍摄位置……在这里,距离662基地不远,想来是联邦的走狗在巡航罢了,无须担心。”赵思拍了拍王上尉的肩膀,“你尽忠职守,值得表扬,来人,把这几个贱家伙给我扔进禁闭室里,他们不是喜欢打牌吗?让他们给我打三天,一分钟都不许歇!”

 

王上尉感激地点了点头,丝毫没有管剩下几个牌友杀人一样的眼光。

 

就在赵思训人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已然悄悄地被新维多利亚的阴影完全吞没。

 

“闪电呼叫独行侠,月亮食既。”

 

“收到,月亮食既,任务开始,请为我们设定任务时间为30分钟。”廖勇听到闪电的通知之后,开口回应道:“根据之前的分析结果,我们将从南侧的入口进入,轰炸结束之后爬升,通过航向187返航,请在我们抵达南侧入口前开始计时。”

 

“明白,祝任务顺利。”闪电回应一声,随后,一个巨大的00:30:00出现在雪鸮机舱内的屏幕上。

 

而廖勇,则是带着娜塔莉亚开始了俯冲。

 

月全食确实能影响短距的光学探测,但是换个角度,如果廖勇他们开启加力补速度,就这黑咕隆咚的,那四道不知道有几个马赫环的尾焰,可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了。

 

好在,独行隼和女王隼的尾喷口有特别处理,只要不开加力,是可以通过损失部分推力,将尾焰尽可能地遮掩掉的。这也是两人开始俯冲的原因,毕竟亲爱的重力母亲可是大公无私的,只要你机头向下,那就能得到1g的加速度。

 

两人从三万米高空一口气俯冲到九百四十米后,廖勇瞥了一眼表速,发现速度已经达到3000千米每小时,也就是差不多海平面2.5马赫后,率先拉起机头。

 

虽然说独行隼和女王隼的低空理论极速高达4.0马赫,但是在一千米以下的低空飞到四马赫,就算是量子晶体材料制造的机身,也会因为过强的空气阻力而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量子晶体材料那可老贵了,如果需要返厂大修,光是独行隼一架战斗机就能榨干第五舰队一年的战斗机维修预算。目前为止这任务也用不着他飞那么快,2.5马赫赶个路足够了。

要知道,之前两人一边在云里躲卫星一边赶路,现在距离503基地所在的洛斯达喀尔盆地只有不到五百公里的距离,这点路程,2.5马赫的速度要不了几分钟就能赶过去。

 

别忘了,进入这套部署有问题的巴伐洛夫防空体系后,为了保证安全,俩人得减速到亚音速,他们还得留出一点减速的距离呢。

 

“即将进入对方监听范围,拿破仑,关闭无线电通讯,准备减速,设定航速为800千米每小时。”

 

“明白,设定航速为800,正在进行光信号通讯测试,测试内容已发送,请确认。”

 

“测试内容为【想吃布朗尼蛋糕】,已确认,不是,我也没吃晚饭呢,你……”廖勇看到爱丽丝帮忙解析的光信号内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吐槽。

 

哦,娜塔莉亚没给他吐槽的机会,她直接把通讯关闭了。

 

662基地的塔台上。

 

“他们两个关通讯了,换句话说,现在俩人已经进入敌方防空系统中,任务简报模式切换为定位信号反馈模式。”闪电的声音响起,随后,在塔台中央的建模上,两个象征着独行隼和女王隼的红点亮起。

 

任务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就算再怎么有把握,那可是一整套防空系统,一旦触发了,他们有二十条命都不够死的。

 

正因如此,在看到代表两人的红点钻入通道内后,诺埃尔以及邓恩等六名Ace的心也是悬了起来。

 

防空系统内,微弱的灯光闪过,经过爱丽丝的转译后,一行字出现在廖勇面前。

 

【怎么感觉和之前在冥河之门里差不多?】

 

看到娜塔莉亚的发问,廖勇差点没笑出声。

 

也是,之前炸冥河之门的时候,当时内层通道同样一片漆黑,只能靠着爱丽丝提供的建模进行飞行,否则就会撞到突出的金属构造和肆意孳生的血肉,落得一个机毁人亡的下场。而现在虽然没有那些血肉和构造,但是那些部署的错落有致的雷达可不是吃干饭的,一旦触发,虽然防空系统内没有地空激光炮这种东西,但是地空导弹嘛,管饱。

 

这些地空导弹可不是什么简单货色,要知道,地空导弹不需要上机,因此不需要过多考虑弹体的体积问题。

 

什么?你说体积太大的话,在目标做高过载机动的时候机动性不足,太长的话又容易折断?哎,那些都是空空导弹的问题。说过了,地空导弹不需要考虑挂载问题,机动性不足,看到尾部的万向推进环了吗?怕折断,看到这超合金材料制作的加强筋了吗?

 

而除去这些,更可怕的,其实是其引导系统。

 

众所周知,在评判一架战斗机电子设备性能好坏时,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去看机头。原因嘛也很简单,机头是战斗机安放雷达等电子设备的地方,机头直径越大就意味着能安防体积更大的雷达。而放到导弹上也是同理,弹径相对更大的导弹,弹头最大直径自然特更大,自然可以装下更多更先进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