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会议(第2页)

 

“您这话说的,别说建华哥了,我们这一届在毕业的那次军校联合演习的时候,横扫了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当年谁不心高气傲啊。”诺埃尔苦笑一声,“要是下基地的时候有个大前辈,建华哥也不一定不合群。”

 

“也是,你们这一代当年人称首航的白金一代,结果刚毕业还没等多适应,上次大战就开打了。”布莱德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您也别有什么心理压力,也该相信相信我们。”诺埃尔知道布莱德为什么叹气,急忙开口安慰,“就算不相信我,我爸是您的老部下了,您也该多相信相信他,而且我有预感,小勇这一代人不会让您失望的。”

 

布莱德没有回话,沉默地点了点头。

事实证明,越到了需要交接班的时候,布莱德才越感觉到当年廖建华的死亡对联邦军的伤害有多深。

 

国防军的治军理念相当先进,这套理论强调了军队的专业化,体系化与荣誉感和责任感。简单地讲就是用专业化的训练和体系化的建设,从物理上武装军队,用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精神上去武装军队。这样的建设体系理论上可以建设出一支非常非常之强悍的军队,但是众所周知,越是理想化的东西,实践起来,就越是困难。

 

在实际应用里,联邦确实做到了专业化和体系化,但是在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方面,就算历时两百余年,国防军都找不到一套合适的方式将这些东西灌注到士兵身上。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利用英雄和模范的带头作用,以这种方式激活士兵的荣誉感。

 

这一招确实好用,在很长时间里,国防军都依赖于这种方式来维持部队的士气。甚至于,有的时候实在没有可以捧的人,硬着头皮也要捧一个出来。当然,事实上,在这种激励方式的作用下,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但是,利用英雄人物的带头作用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而廖建华事件,基本上就是把坏的一面放大到了极限。

 

他这一死,不仅代表了军队失去了以廖建华为代表的这一代军人的信任,同样也是国防军花费了三代人的心血才建立的,以十年为一代的梯队式人才建设系统开始崩溃的前兆。

 

布莱德在大约六年前察觉到了这一征兆,这也是他连续延长自己服役年限,强行拖到了德怀特能接任的年龄才开始准备下台的原因。

 

只是,一想到自己留给德怀特的是这么一个烂摊子,布莱德就觉得心里有愧。

 

说话间,会议时间就到了,随着各位列席人员就坐,整个会议大厅骤然一暗,随后,位于外层空间各舰上的与会人员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出现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