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荧惑守心(第2页)

 

两人视线相接,谁都不肯先退让。烛火噼啪作响,映得沈晏清的脸忽明忽暗。萧景琰突然发现,沈晏清的睫毛在火光下投下的阴影,像两把小扇子,与他记忆中教导自己读书时的样子分毫不差。

 

这个发现让萧景琰心头莫名一颤。他猛地转身,宽大的袖摆扫过沈晏清胸前:\"退下吧。此事朕自有决断。\"

 

沈晏清深深一揖:\"请陛下务必小心李...\"

 

\"朕让你退下!\"

 

沈晏清的话戛然而止。他静静看了萧景琰的背影片刻,无声退出了御书房。

 

门外,福安战战兢兢地送他离开。走到拐角处,沈晏清突然塞给福安一个小锦囊:\"若陛下夜不能寐,将此物置于枕边。\"

 

福安刚要推辞,沈晏清已经转身离去,白色的身影很快融入夜色之中。

 

---

 

次日早朝,萧景琰面色阴沉地听着大臣们争论北境之事。

 

宰相李崇远一袭紫袍,立于文官之首,正慷慨陈词:\"...当以雷霆手段镇压叛乱,否则边疆效仿,国将不国!\"

 

萧景琰手指轻叩龙椅扶手,目光扫过站在角落的沈晏清。国师今日穿了一身靛青朝服,显得愈发清瘦挺拔,却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国师昨日不是说有星象预警吗?\"萧景琰突然开口,朝堂瞬间安静,\"怎么,今日无话可说了?\"

 

沈晏清出列行礼:\"荧惑守心,主兵灾。臣建议先查清叛乱根源,再...\"

 

李崇远冷笑打断:\"国师大人莫非又要为叛民开脱?星象之说虚无缥缈,岂可依此治国?\"

 

萧景琰饶有兴趣地看着沈晏清:\"国师精通占星,不如说说这'荧惑守心',是否真如古籍所言,预示着...帝王之厄?\"

 

话中有话,满朝文武皆屏息以待。

 

沈晏清抬眼直视萧景琰:\"天象示警,意在提醒君王修德省身。陛下若勤政爱民,自可化解。\"

 

李崇远立刻呵斥:\"大胆!你这是暗指陛下不修德政?\"

 

萧景琰却突然大笑:\"好一个'修德省身'!国师果然不愧是朕的老师,教训起朕来,从不含糊。\"他笑声一收,眼神锐利如刀,\"但朕记得,先帝在时,国师可没这么敢言。\"

 

沈晏清面色微白,却仍挺直腰背:\"臣对历代君王,皆尽忠言。\"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随即挥手:\"退朝!北境之事,容后再议。\"

 

众臣退去时,萧景琰注意到李崇远与几位武将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而沈晏清离去的背影,比平日更加僵硬。

 

---

 

\"陛下,这是御膳房新做的莲子羹,最是安神...\"

 

\"放着吧。\"萧景琰挥退宫人,只留下福安一人伺候。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布菜,突然从袖中掉出一个小锦囊。萧景琰眼尖:\"那是什么?\"

 

福安扑通跪下:\"是...是国师昨日给的,说陛下若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