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舍身相护(第2页)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巡防营的人赶到了。萧景琰打横抱起昏迷的沈晏清,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传太医!立刻!\"

 

---

 

太和殿侧殿,太医们进进出出,一盆盆血水端出来,又一盆盆清水端进去。

 

萧景琰站在殿外长廊下,手上、衣襟上还沾着沈晏清的血。那刺目的红色让他胸口发闷,仿佛又回到了看见沈晏清挡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

 

\"陛下。\"首席太医战战兢兢地跪禀,\"国师大人肩上的钩伤淬了毒,虽不致命,但会引发高热。背后的刀伤虽未伤及内脏,但失血过多...今晚恐怕...\"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萧景琰一字一顿道,\"必须救活他。\"

 

太医们诺诺而退。萧景琰步入内室,看到沈晏清静静地躺在龙榻上——他的龙榻,从未让任何人使用过。此刻的国师面色苍白如纸,唇上没有一点血色,唯有微微起伏的胸口证明他还活着。

 

萧景琰在榻边坐下,鬼使神差地伸手拨开沈晏清额前散落的发丝。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国师——沈晏清的睫毛很长,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鼻梁高挺,线条优美;嘴唇...萧景琰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猛地收回了手。

 

\"陛下...\"福安在门外轻唤,\"宰相大人在外求见,说是听闻陛下遇刺...\"

 

萧景琰眼中寒光一闪:\"让他等着。\"

 

夜深了,沈晏清开始发高热。太医说这是伤口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但萧景琰看着国师痛苦蹙眉的样子,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都退下。\"他命令道,\"朕亲自守着。\"

 

宫人们悄声退出,只留下萧景琰和昏迷不醒的沈晏清。烛火摇曳,将沈晏清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竟显出几分脆弱来。萧景琰拧了湿帕子,轻轻擦拭国师滚烫的额头。

 

\"何苦...\"他喃喃自语,\"朕明明...那样对你...\"

 

沈晏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肩上的绷带又渗出血色。萧景琰连忙帮他换药,当解开里衣时,一块奇特的伤痕赫然映入眼帘——在沈晏清左胸靠近心脏的位置,有一个巴掌大的印记,形状像是...

 

萧景琰呼吸一滞。他急忙从腰间解下自己的玉佩——这是皇室代代相传的护身符,形状独特,像一团火焰缠绕着龙纹。他将玉佩轻轻放在沈晏清的伤痕上。

 

严丝合缝。

 

这怎么可能?萧景琰的手微微发抖。这块玉佩自他五岁起就从未离身,为何沈晏清身上会有与玉佩完全吻合的伤痕?而且这伤痕看起来已经有很多年了...

 

\"唔...\"沈晏清在高热中无意识地呻吟,打断了萧景琰的思绪。

 

\"水...\"沈晏清干裂的唇间挤出一个字。

 

萧景琰连忙托起他的后颈,将温水一点点喂进去。沈晏清的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几滴水顺着唇角滑落,萧景琰不自觉地用拇指擦去。

 

\"琰儿...\"沈晏清突然轻唤。

 

萧景琰浑身一震。琰儿——这是他五岁前的乳名,自从母后去世后,再没人这样叫过他。沈晏清怎么会知道?

 

\"沈晏清?\"他试探地唤道,\"你...认得小时候的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