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触觉的礼赞(第2页)

 

宋喻看到祁安的手指开始无意识地敲击讲台,节奏越来越快——这是他在无法接收信息时的焦虑表现。媒体区已经有人窃窃私语,场面即将失控。

 

在所有人反应过来前,宋喻已经走到祁安身边。他没有出声解释——这对此刻的祁安毫无帮助——而是轻轻握住祁安的手腕,将他的手掌贴在自己喉部。

 

\"《共鸣之墙》...\"宋喻缓慢而清晰地开口,让声带的振动直接传递到祁安指尖,\"...是一件关于连接的作品。\"

 

祁安的表情立刻放松下来。他点点头,继续通过触摸宋喻的声带\"听\"到问题,然后流畅地回答:\"是的,它包含108种不同材质,每种都能传递特定频率的振动...\"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里,观众们目睹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话方式:宋喻将媒体的问题通过触觉传递给祁安,而祁安的回答既专业又深刻。当谈到作品灵感时,他甚至幽默地提到:\"最初的设计草图是在宋总监的会议笔记背面完成的——他当时以为我在认真记录议程。\"

 

笑声和掌声中,宋喻注意到第一排的父亲——宋国廷正专注地看着他们,眼神中有种他从未见过的...骄傲?

 

问答环节结束后,祁安的听力逐渐恢复。当最后一位记者离开时,他长舒一口气,转向宋喻:\"谢谢。那个临场应变...太完美了。\"

 

宋喻摇头,手指轻轻拂过祁安汗湿的鬓角:\"不,不完美。但很真实。\"

 

这是他们这一年多来最大的领悟——完美不是无懈可击,而是在意外来临时依然能彼此支撑。

 

开幕式的重头戏是《共鸣之墙》的首次公众体验。观众们排成长队,等待戴上特制手套触摸这面神奇的墙。祁安站在一旁,通过观众的表情和呼吸变化判断他们的感受。

 

\"这位女士,\"他突然对一位中年女性说,\"您触摸的是东北角第17号材质对吗?白蜡木与铜的复合体?\"

 

女性惊讶地点头:\"是的!你怎么...\"

 
\"您的呼吸节奏变了。\"祁安微笑,\"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它传递的频率很像雨声。\"

 

宋喻看着这一幕,想起一年前祁安第一次向他描述这个概念时的情景。那时他们躺在床上,祁安将他的手按在自己胸口:\"每个人的心脏跳动都是独特的音乐,如果能用材质来表达...\"

 

\"宋总监!\"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周炜走过来,手里拿着记录本,表情比一年前和善了许多,\"我必须说,这个设计颠覆了我的艺术认知。《共鸣之墙》让批评变得不可能——因为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主观而真实的。\"

 

宋喻正要回应,一阵骚动从入口处传来。一位视障小女孩在触摸墙面时突然哭了起来,她的母亲慌张地解释:\"她说是太美了...她从没想过能这样'看到'艺术...\"

 

祁安立刻走过去蹲下身,让小女孩触摸自己的脸,然后引导她的手再次放在墙上:\"这里,这个部分是我为你这样的小朋友特别设计的。感觉到那些小凸点了吗?那是星星的形状。\"

 

小女孩破涕为笑,手指贪婪地探索着墙面:\"还有月亮!我摸到月亮了!\"

 

宋喻的眼眶微微发热。他看向周围,发现不止自己一个人被这一幕打动——媒体记者们疯狂拍照,几位艺术评论家摘下眼镜擦拭,连一向严肃的父亲都神色柔和。

 

傍晚的私人酒会上,宋国廷将祁安叫到了一旁。宋喻远远地看着,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香槟杯——虽然父亲已经接纳了他们的关系和事业,但单独谈话还是让他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