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双向监视

二月的寒风呼啸着穿过校园。凌晨三点十七分,齐洛独自坐在宿舍的书桌前,屏幕蓝光映照着他苍白的脸。周毅已经连续三天没回宿舍了,只发来一条简短的信息:\"需要空间冷静\"。

 

电脑屏幕上是一个复杂的程序界面,几行代码正在自动运行。齐洛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犹豫着是否要执行最后一步。这是他花了三周时间编写的入侵程序,专门针对心理学系的内部网络——更准确地说,是针对裴言的办公电脑。

 

那篇关于观察者效应的论文和那本《de Ania》像一根刺,深深扎在齐洛的思维中。裴言对他的了解远超合理范围,而他却对裴言的过去知之甚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等令他寝食难安。

 

\"最后一次机会回头。\"齐洛对自己说,手指却已经按下回车键。

 

程序开始运行,通过校园网的漏洞悄无声息地侵入目标系统。齐洛屏住呼吸,看着进度条一点点填满。五分钟后,他成功远程连接到了裴言的办公电脑——此刻那台电脑应该无人使用,办公室监控显示裴言一小时前就回家了。

 

屏幕闪烁几下,显示出裴言电脑的桌面。出乎意料地整洁,只有几个学术软件的图标和一个名为\"研究数据\"的文件夹。齐洛点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十个子文件夹,都以字母和数字编号,看不出具体内容。

 

他尝试点击几个文件夹,大多是需要密码的加密文件。正当他准备放弃时,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文件夹吸引了他的注意——标签是\"q.L.-phase3\"。

 

齐洛的心跳加速。他双击文件夹,弹出一个密码输入框。试了几个可能的组合都失败后,他输入了自己的生日——文件夹应声而开。

 

里面是数百个文件,整齐地按日期排序,最早的可追溯到三年前。齐洛点开最旧的一个pdf文件,瞬间血液凝固——那是他的本科入学申请表,包括家庭住址、父母职业、教育背景等所有个人信息。文件末尾有一个红色批注:\"潜力显着,建议长期观察。\"

 

接下来的几小时,齐洛如同坠入噩梦。文件夹里有他的课程作业、考试成绩、图书馆借阅记录,甚至还有他大二时因肠胃炎请假的医疗报告。更可怕的是那些照片——他在食堂吃饭、在图书馆学习、在操场跑步,有些甚至是透过宿舍窗户拍摄的。

 

最新的一组文件标记为\"近期观察\",里面详细记录了齐洛过去三个月的一举一动:他去过哪里,和谁交谈,情绪变化,甚至包括他阅读裴言送的《de Ania》时的面部表情分析。最后是一个名为\"phase4计划\"的文档,仍然加密着。

 

齐洛的手开始发抖,胃里翻涌着一种奇怪的感觉——部分是恐惧,部分是某种扭曲的兴奋。被如此细致地观察、记录、分析,这种感觉既令人毛骨悚然,又莫名地令人着迷。

 

他下载了整个文件夹,然后小心地清除了入侵痕迹。正要断开连接时,屏幕角落的一个小图标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远程监控程序的标志,正在后台运行。齐洛点开程序,顿时如坠冰窟:程序列表显示着十几个活跃连接,其中一个赫然是他的宿舍ip地址。

 

裴言不仅观察他,还实时监控着他的电脑。

 

齐洛迅速断开连接,关闭电脑,仿佛这样能切断那双无形的眼睛。窗外,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大脑飞速运转。裴言是什么时候入侵他电脑的?他看到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么做?

 

上午九点,齐洛顶着黑眼圈敲响了712办公室的门。他必须表现得一切如常,至少在他想出对策之前。